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遺失自己物品的情況。通常一世的物品,很難找回來。但是在法律上任何人在撿到遺失物品之后有義務去歸還失主,這也是一種道德上的規定,法律規定中遺失物的回復請求權有著詳細的規定和說明,來保障失主的合法權益,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遺失物回復請求權
原則上,遺失物的返還可能涉及行使以下四種不同的返還請求權:所有物返還請求權、遺失物回復請求權、占有物返還請求權和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本文依據請求權的基本理論,專門針對遺失物關系中各項返還請求權的產生基礎、性質、功能、主體構成及行使條件進行了全面剖析。重點分析了遺失物的所有人行使返還請求權可能遭遇的各種限制以及遺失物的占有人如何運用占有之訴和本權之訴尋求占有保護。
近現代民法理論根據所有人喪失對物占有時的主觀心理狀態,將由非所有人占有的物區分為占有委托物與占有脫離物。前者是指基于所有人的真實意思而通過合法法律關系移轉占有關系的物(例如,依保管、租賃合同關系交由承租人、保管人實際占有的物),而后者是指違背所有人的意思而喪失占有的物,主要指盜竊物、遺失物、誤取物等。
二、法律區分占有脫離物與占有委托物的目的
旨在賦予各自不同的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占有委托物,一般無條件地發生善意取得,占有脫離物則依特別規定實施有限度的善意取得。換言之,法律對占有脫離物的善意取得常作出限制性規定。
此種限制具體表現為通過賦予盜竊物、遺失物的物主以回復請求權,使其能夠在自喪失占有時起的一定期間內回復其物,從而限制第三人對物的善意取得。對此,日本、瑞士及我國臺灣民法均有類似的立法例。
其中,日本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占有物為盜贓或遺失物時,受讓人或遺失人自被盜或遺失之時起二年內,得向占有人請求回復其物。瑞士民法第九百三十四第則規定:因動產被盜竊、丟失或因其他違反本意而喪失占有的,得在喪失的5年期間內請求返還。
我國臺灣民法在參酌上述立法例的基礎上,于第九百四十八條和第九百四十九條規定:善意取得之動產如為盜贓或遺失物時,喪失動產之被害人或遺失人,自被盜或遺失之時2年內,得向占有人請求回復其物。上述立法有關盜贓、遺失物等占有脫離物的善意取得,系采“例外規定主義”,規定物主得在一定期間內回復基物,逾此期間,占有人(指善意第三人)即確定地取得其所有權。
這表明,此項回復請求權的價值功能主要在于同時兼顧對交易安全與財產所有人的維護。這與一般動產的善意取得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單純以犧牲原所有人的所有權為代價來維護財產交易安全的價值取向有所不同。
至于本項回復請示權具有何種法律性質,理論上通說主張為一種形成權,其機能在于復活被盜或遺失前的法律關系,使第三人在具備善意取得要件的情形下,自受讓時起本已即時取得的盜贓、遺失物的所有權,因請求權的行使而歸于消滅,從而承擔返還其物的義務。
各國的法律規定有著不一樣的要求,更多的國家要求撿到者需將遺失物歸還,在我國也要求物歸原主,來保證失主的經濟利益不受太大的損失。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公式
2021-02-19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離婚協議反悔怎么處理
2021-01-19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認識保險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誤區
2020-12-13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