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罪和故意傷害罪的區別
故意傷害罪與搶劫罪的區別主要有四個方面,詳細如下:
1、客體方面不同,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而搶劫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和公民的人身權利。
2、客觀方面不同,故意傷害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搶劫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對公私財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護者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對人身實施強制的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3、主體方面不同,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搶劫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年滿14周歲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就能構成該罪的主體。
4、主觀方面不同,故意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搶劫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具有將公私財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故意傷害罪的犯罪形態問題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我想各位已經知道了,故意傷害罪與搶劫罪的區別主要有四個方面,上文已經詳細介紹了。如果遇到了什么難以處理、無法忍受的情況最好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可以咨詢律師幫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延期是否要舉行聽證
2021-03-25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