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后自殺還用賠償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殺人后當事人自殺的,不會再追究刑事責任,但民事賠償是免除不了的,被害人家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維護被害人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六條?【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先原則】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犯故意殺人罪怎么處罰
現行《刑法》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此可見,犯故意殺人罪,并非都要償命的,具體判刑最終仍由法院根據檢察院與犯罪嫌疑人出示的證據來判定。
哪些情況屬于情節較輕呢?
在司法實踐中,以下常見情況屬于故意殺人犯罪情節較輕的情形,應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為內判刑:
1、防衛過當的故意殺人;
2、義憤殺人,即被害人惡貫滿盈,其行為已達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處死,一般是父母對于不義的兒子實施這種行為;
3、激情殺人,即本無任何殺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將他人殺死,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必須是因被害人嚴重過錯而引起行為人的情緒強烈波動;
(2)行為人在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一時失去理智,喪失或減弱了自己的辨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必須是在激憤的精神狀態下當場實施。
4、受囑托殺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請求、自愿而幫助其自殺;
5、幫助他人自殺的殺人;
6、生母溺嬰,即出于無力撫養、顧及臉面等不太惡劣的主觀動機而將親生嬰兒殺死。
哪些情況屬于情形嚴重呢?
在司法實踐中,以下常見情況屬于故意殺人罪情節嚴重的情形,可處于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出于圖財、奸淫、對正義行為進行報復、毀滅罪證、嫁禍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動機而殺人;
2、利用烈火焚燒、長期凍餓、逐漸肢解等極端殘酷的手段殺人;
3、殺害特定對象如與之朝夕相處的親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會強烈震動、影響惡劣的殺人;
4、產生諸如多人死亡,導致被害人親人精神失常等嚴重后果的殺人等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殺人后當事人自殺的,不會再追究刑事責任,但民事賠償是免除不了的,被害人家庭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維護被害人利益。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拍賣房產的基本程序
2020-12-10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新裝地板鼓包向誰索賠
2021-01-28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