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受重傷的人死亡,構成故意殺人罪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明知對方是重傷人員的情況下,故意打重傷人員的,造成重傷人員死亡的,可以按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認定故意殺人罪時應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1.故意殺人罪與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競合在實踐中,行為人常常采用放火、爆炸、投毒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殺人,形成故意殺人罪與放火、爆炸、投毒或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競合。如果行為人的放火、爆炸、投毒等方法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則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如果使用危險方法殺人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則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
2.故意殺人罪與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聯系根據刑法第238條、第247條、第248條、第289條、第292條的規定,對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致人死亡的,虐待被監管人致人死亡的,聚眾“打砸搶”致人死亡的,聚眾斗毆致人死亡的,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另外,某種暴力性犯罪的構成要件或處罰情節已經包括故意殺人內容的,行為人實施該罪并將被害人殺害的,殺人情節不再單獨定罪。如搶劫致人死亡、強奸致人死亡、劫持航空器致人死亡、綁架并殺害人質等等。
3.對實施安樂死的,一般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所渭安樂死,是指為免除患有不治之癥、瀕臨死亡的病人的痛苦,受患者囑托而使其無痛苦地死亡。對此,有的國家已經立法予以認可,但我國目前安樂死還缺乏合法性依據。我們認為,人為地提前結束患者生命的行為,違背社會主義道德準則和法律規范,具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即使被害人同意,也不能排除這種殺人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對實行安樂死的行為,不能以非罪論處,量刑上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4.關于自殺案件的定性處罰問題。自殺是自愿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本身不構成犯罪。但引起、促成自殺的原因比較復雜,其中有的對他人的自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因此處理自殺案件,應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分別處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明知對方是重傷人員的情況下,故意打重傷人員的,造成重傷人員死亡的,可以按故意殺人罪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達不到傷殘如何賠償
2021-03-24法律顧問的工資福利
2020-11-29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支票背書填寫樣本內容有什么
2021-03-26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政府部門可以做抵押權人嗎
2021-02-07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