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棄罪和故意傷害罪判緩刑的條件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遺棄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故意傷害罪的判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四、遺棄罪和故意傷害罪的區別是什么?
1、客體要件不同,遺棄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之間相力扶養的權利義務關系;而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遺棄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具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而故意傷害罪的客觀方面,則表現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這種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一般是直接加害于被害人的身體,如打傷、刺傷、燒傷等。
3、主體要件不同,遺棄罪的主體,必須是對被遺棄人負有法律上扶養義務而且具有履行義務能力的人;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故意的內容不同。遺棄罪的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應當履行扶養義務,也有實際履行扶養義務能力而拒絕扶養;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則是行為人具有損害他人身體的故意。
遺棄罪只能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只有在當事人不履行應盡義務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會構成遺棄罪,所以,遺棄罪和故意傷害罪不屬于法條競合,如果同時構成遺棄罪和故意傷害罪,是不太可能判緩刑的。
故意傷害罪如何賠償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范圍和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執行中終轉化多長時間
2021-02-18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外國投資者未按規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