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扣押他人財物該怎樣審理
平等民事主體之間因為侵權、違約等行為產生糾紛,大多是向人民法院民事起訴處理,由法院判決,然后執行,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現實中經常遇到因民事、經濟糾紛而私自扣押、占用他人財物等行為,公安機關往往以存在經濟糾紛為由不予立案,而建議報案人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民事訴訟解決。而當事人有可能面對,扣押財產的侵權人是誰,被扣押的財產又在什么地方,損失的價值如何確定,哪個法院管轄等一系列問題,即使訴訟處理,面對著少則幾個月,長則數年的訴累,而非法扣押財產的行為表象上看就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侵犯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公民遇到此情形,首先想到的和能做的就是報警,公安機關以經濟糾紛不予受理的回答,致使當事人產生嚴重的抵觸情緒。
根據《刑法》第238條第1款、第2款的規定,犯非法拘禁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非法拘禁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非法拘禁罪的,從重處罰。
所謂具有毆打、侮辱情節,是指為實行非法拘禁而在拘禁過程中進行毆打或侮辱。作為非法拘禁罪嚴重情況的毆打、侮辱是否包括毆打、侮辱行為獨立構成犯罪的情形,應當包括輕傷罪和侮辱罪在內,但是不應包括重傷害的故意傷害罪在內,對于過失造成重傷的,應適用非法拘禁罪的加重結果犯之法定刑;故意造成重傷的,則應根據本條第2款的轉化犯規定,以故意傷害罪論處。
所謂“致人重傷”、“致人死亡”僅僅是指過失致人重傷、致人死亡,且不包括以輕傷為故意而過失地造成重傷的情形在內,因為這種情形仍為故意重傷罪的范疇。
所謂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指的是為索取合法債務的情形。《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三款明確規定,“為索取債務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規定處罰。而如果是行為人為索取非法財物而扣押、拘禁他人的,則應以刑法第239條的綁架罪定罪處罰。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占本單位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必須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上的便利
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權及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職權,是指指本人職務、崗位范圍內的權力,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是指雖然不是直接利用職務或崗位上的權限,但卻利用了本人的職權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條件,或通過其他人員利用職務或地位上的便利條件。包括:(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經手、決定或處理以及經辦一定事項等的權力;(2)依靠、憑借自己的權力去指揮、影響下屬或利用其他人員的與職務、崗位有關的權限;(3)依靠、憑借權限、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員,或者利用對己有所求人員的權限,如單位領導利用調撥、處置單位財產的權力;出納利用經手、管理錢財的權利;一般職工利用單位暫時將財物,如房屋等交給自己使用、保管的權利等。至于不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而僅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環境、容易混入現場、易接近目標等,即使取得了財物,也不是構成本罪,構成犯罪的,應當以他罪如盜竊罪論處。
二、必須有侵占的行為
本單位財物,是指單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財產,包括本單位以自己名義擁有或雖不以自己名義擁有但為本單位占有的一切物權、無形財物權和債權。其具體形態可是建筑物、設備、庫存商品、現金、專利、商標等。所謂非法占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竊取、騙取等各種手段將本單位財物化為私有,既包括將合法已持有的單位財物視為己物而加以處分、使用、收藏即變持有為所有的行為,如將自己所占有的單位房屋、設備等財產等謊稱為自有,標價出售;將所住的單位房屋,過戶登記為己有;或者隱匿保管之物,謊稱已被盜竊、遺失、損壞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單位財物但利用職務之便而騙取、竊取、侵吞、私分從而轉化為私有的行為。不論是先持有而轉為己有還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竊取、騙取方法轉為己有,只要本質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職務之便作出了這種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達到了數額較大的標準,即可構成本罪。值得注意的是,行為人對本單位財物的非法侵占一旦開始,便處于繼續狀態,但這只是非法所有狀態結果的繼續,并非本罪的侵占行為的繼續。侵占行為的完成,則應視為既遂。至于未遂,則應視侵占行為是否完成而定,如果沒有完成,則應以未遂論處,如財會人員故意將某筆收款不入賬,但未來得及結賬就被發現,則應以本罪未遂論處。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扣押他人財物的處罰方式。國家工作人員非法扣押他人財物是要接受行政處罰的,另外還有相關的民事處罰,其所受的處罰程度是非常大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股東協議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8先動手打人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31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