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可以由單位構成嗎,單位能構成合同詐騙罪么
合同詐騙罪主體在我國刑法中有一個發展過程。根據1979年刑法的規定,利用合同進行詐騙活動構成詐騙罪的只能是自然人。但隨著形勢發展,在實踐中出現了大量的法人或單位利用合同實施詐騙犯罪的情況。為此,《解釋》中對單位合同詐騙犯罪的形式予以了肯定,但在處罰上仍規定只處罰單位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現行刑法總結司法實踐經驗,規定合同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年滿16周歲的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單位亦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單位合同詐騙罪是指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了單位的利益,經單位決策機關或決策人同意,利用合同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單位作為合同詐騙的主體,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單位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對該單位在對外交往中的合同詐騙行為是明知的、默許的或指使的;二是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或基本歸單位所有,如用于發放工資、獎金、集體福利或進行其他經濟活動,或進行其他違法犯罪活動。
單位能構成合同詐騙罪嗎
在認定單位合同詐騙中應分別不同情況具體分析,主要有三種情況:
1、法人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且犯罪非法所得歸法人或單位的,屬單位合同詐騙;假冒法人或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事后不追認的,屬個人合同詐騙。
2、法人或單位組織內的自然人在職務范圍內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且犯罪非法所得歸法人或單位的,屬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非職務行為、非授權行為,法人或單位事后不追認的,屬個人合同詐騙。
3、自然人經法人或單位授權在授權范圍內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或者無代理權的自然人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后經法人或單位追認,且犯罪所得歸法人或單位所有的,屬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盜用、冒用、偽造法人、單位公文、證件、印章,或以終止后的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屬個人合同詐騙。
對于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案件的處理,在追究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同時,對法人或單位也應作必要的刑事處罰,并讓其承擔行政的和民事的或經濟的責任。因為這種犯罪是以法人或單位整體意志進行的活動,非法所得也全部或基本歸法人或單位所有,理應對法人或單位進行懲罰。從實踐情況看,大多數合同詐騙犯罪案件都是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犯罪都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合同詐騙罪是否可以由單位構成嗎,單位能構成合同詐騙罪嗎?合同詐騙罪的對象可以是單位或是個人,這也提醒人們在簽訂合同時要多看它的內容。關于單位能構成合同詐騙罪認定,現在點擊律霸網在線咨詢系統就能夠讓他們為你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2021-03-16寵物醫療糾紛為何難解
2021-03-10醫療事故鑒定要求具備哪些條件呢
2020-11-10民事調解書能查到嗎
2020-11-10企業因受疫情致經營困難如何處理
2021-01-14未婚同居多久算事實婚姻
2021-03-10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