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領多張信用卡透支后僅還最低額行為人構成何罪
一、騙領多張信用卡透支后僅還最低額
某公司職工張某私自復印了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的身份證及該公司的營業執照,并偽造了李某的收入證明等。張某離開該公司后,使用上述證件、以李某的名義,向多家銀行申領信用卡,進行透支刷卡消費或非法套現。后張某被抓獲。在透支刷卡消費期間,張某無固定收入,日常生活完全依靠透支信用卡維持,對上述信用卡每期賬單,張某按時還款,但只還最低還款額。案發后,張某欠多家銀行信用卡透支款共計人民幣47萬余元。
二、行為人構成何罪
本文認為,張某竊取李某的身份資料騙領信用卡并使用的事實清楚,應當認定為“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構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那么張某是否具有非法占有透支款項的故意?本文認為,需要依據證據作出判斷。
有人認為,現有證據證明,張某透支欠款本金數額高達40余萬元,完全超出其個人還款能力,其只能利用不同銀行信用卡的還款期差別,用多張騙領的信用卡“挪東墻補西墻”,并且已經造成銀行的實際損失,因此應當認定為“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下稱《紀要》)的規定,可以認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行為屬于詐騙行為。
本文認為,認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應當堅持主客觀相一致原則,根據在案證據和客觀事實進行認定。該案中,張某的行為應當認定為“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但是僅依此行為并不能當然認定張某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還要看張某的行為是否具備“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的后果,才能按照《紀要》的規定認定張某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雖然該案中有40余萬元的信用卡透支款沒有歸還,很可能給銀行造成損失,但是張某對涉案信用卡已按照最低標準予以還款。雖然根據常理判斷,其僅靠個人能力會難以還款而最終造成透支款不能歸還,但是張某利用信用卡的特殊金融屬性帶來的便利條件,使得不能歸還透支款的事實在案發前并沒有發生,并且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他人幫助張某還清信用卡透支款的可能性。因此,現有證據不能證實張某在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支配下造成了“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的事實。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對方的這種情況有可能會構成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因為對方雖然說已經透支了但是還有最低額的,也就不會構成惡意透支的情況,在上文的案例中已經說明了這種類型,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財產罪辯護詞
2021-01-11房屋租賃中介收費標準,房屋中介費用如何收取
2020-11-20網絡上采用別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2-05商標續展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1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農村個人私自售賣煙花爆竹怎么處罰
2020-11-26訴訟公告費由誰承擔
2021-02-08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