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權能判幾次
法律對民事訴訟案件開幾次庭并沒有相關的規定,只要案件審理需要,法院可以開庭數次,法律只對審限有規定。我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也就是對于同一案件,通常經由一審和二審就終局了。如果二審發回重審,則一審法院重新作出判決,不服第二次一審判決的,還有權上訴,二審法院不能再發回重審,必須作出判決,對二審判決不服的,不能上訴,可以直接申請上一級法院再審,或通過申請與二審法院同級的檢察院提起民事抗訴再審,就是申訴,上級法院要組織召開聽證會決定是否受理申訴。綜上,由于每個民事訴訟案件情況各異,一般情況是一個案件是一次開庭結案。關于開庭次數審理應當從實際出發,具體案件具體分析處理。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撫養權歸屬
夫妻離婚,一般也會導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撫養權。失去撫養權的一方將失去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權利。不過,失去撫養權的一方仍然會享有探視權,可以在約定或裁判的時間內定期探視子女,與子女進行相對短暫的相處。
離婚時撫養權的歸屬,可以雙方協商,一旦協商不成,則需由法院判決。法院判決撫養權歸屬,一般根據有利于子女成長原則進行: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夫妻雙方的學歷、工作、收入、年齡、家庭環境、子女的年齡等。
繼父母的對繼子女的撫養權
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的關系和一般的父母子女關系不同,具有姻親關系和教育撫養關系,但不具備血緣關系,這種權利和義務是可以解除的,由此推論: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生父(母)和繼母(父)都要求撫養該子女的,撫養權歸生父母所有。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母不愿意繼續撫養的,認為撫養關系已經解除,該子女仍由生父母撫養。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對于這個撫養權在判決的過程中出現的糾紛問題,只要是屬于真實有效的法院,一般都會開庭數次,但是對于同一個案件同一個理由的話,一般在第2審的時候就結束了,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被辭退
2021-01-03夫妻婚后房產公證費用標準是什么
2021-02-12子宮切除是幾級殘疾
2021-01-23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