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銷售假藥罪立案標準
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一)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二)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三)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四)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二、生產銷售假藥怎么認定
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中其他罪的界限對于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根據《刑法》第149條第2款規定的精神,應按處罰較重的生產、銷售假藥罪定罪處罰。
這符合前述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劣藥罪的區別界限:犯罪對象不同:一個是假藥,一個是劣藥。犯罪形態不同:生產、銷售假藥罪是行為犯,而生產、銷售劣藥罪是實害犯,即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方構成犯罪。劃清生產、銷售假藥罪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的關鍵是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是否足以產生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結果。實踐中對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判斷,一般來說應依賴于對假藥這種物質和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事實判斷。
例如對假藥的成分、性質、效用的醫學鑒定以及對他人使用假藥的可能性的推斷。對于雖屬假藥,但對人體健康不一定產生嚴重危害的情況,需進行具體鑒定,若藥品本身不危害人體健康的,當然不能認定為構成本罪;若藥品本身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的,當然應認定為生產、銷售假藥罪。
三、定罪量刑
根據《刑法》第141條和第150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處罰。
綜上,銷售假藥,應當首先達到該案的立案標準,由公安機關進行調查,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再由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結合檢察機關的檢察建議定罪量刑。以上,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辯護詞范文
2020-12-27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殘障人士繼承房產是否需要監護人
2021-01-20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