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詐騙罪是否包含行政合同
不包括。
根據我國《?刑法?》第224條之規定,合同詐騙罪主要有一下五種具體且常見的形式: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這種情況如今非常普遍,當事人往往借助別人的名義騙取對方簽訂合同,或者干脆就虛構了一個完全不存在的單位,與受騙人簽訂履行合同,導致合同對價無法兌現,使受騙人蒙受損失。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票據是指匯票、本票、支票、信用證、銀行存單等金融票據。而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一般是指虛假的造假的動產或?不動產證?明。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在與合同當事人簽訂合同時,要考察對方是否有實際履行合同,一般應對其主體資格、資信狀況、經營能力、經營狀況等綜合情況作出判斷,最大限度來保證不被騙,這需要合同當事人認真審查。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這種情況在現實中也很常見,這也提醒人們要注意交易的安全,避免此種情形的出現。
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這是除了上述四種情況之外,生活實踐中存在的其他合同詐騙情形。比如說簽訂了虛假的合同,并以此來騙取所謂的中介費或者好處費等等,這都屬于以其他方式騙取當事人的財物的體現。
二、合同條款欺詐如何賠償
《合同法》在“違約責任”中,專門設定了反欺詐條款。這是《合同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一項重要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日常生活中,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行為不勝枚舉。
盡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此早就規定了加倍賠償,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以及舉證困難等種種原因,實際適用的很少。
《合同法》明確規定了受欺詐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無疑給了消費者強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對于商品房銷售中的欺詐行為的加倍索賠是一個重要的法律依據。
根據《合同法》的違約責任原則,一方違約時,另一方只能要求對方賠償實際損失和預期利益損失,并對此作了限制性規定,而規定可以選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則加重了經營者的責任。對消費者來說,當能夠證明被欺詐時,可以選擇責任形式,既可以適用加倍賠償,又可以適用合同違約責任,但兩種賠償方式不能并用。盡管如此,消費者選擇了加倍賠償后,并不影響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賠禮道歉、修理、重作,退貨等。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合同詐騙罪是不包括行政合同的,合同詐騙罪體現了五種形式,面對詐騙行為要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學區房有哪些風險
2020-11-09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1-21公司預審到備案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13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抵押物充足可以構成騙取貸款罪嗎
2021-01-20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商業銀行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0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