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既未遂的標準,有眾所周知的有“目的
說”、“結果說”、“構成要件齊備說”的爭論,客觀地說,刑法中有不少犯罪的設置是以法定結果發生為既遂標志的,例如,在犯罪樣態中劃分出的結果犯,就是
以法定結果的發生為既遂標志的。至于“目的說”,我認為,在我國主要是基于刑法第23條犯罪未遂規定的“未得逞”文義的反義詞“得逞”是主觀感受之意而來
的,即使對刑法中個罪的“法定目的犯”詮釋中,也未見學者主張以“目的”實現為既遂的觀點。“目的說”的觀點在詮釋中往往以“希望的物質性結果”或者“希
望的法定結果”來限制“目的”的內容,以避免將行為人個人“目的”實現與否來認定是否“得逞”有過于寬泛之嫌的缺陷。這樣做的結果,“目的說”實際上成為
詮釋“結果說”的另一個注腳而已,本身的價值已經體現不出來了。此外,“目的說”在論證過程中也有存在偷換概念之嫌,最為明顯的是將行為人個體的主觀感受
—是否如愿,作為判斷的“得逞與否”依據,完全忘記了原設定的“目的”內容范圍的限制。
在承認可以對犯罪樣態做出“行為犯”、“結果犯”、“危險犯”等分類的前提下,“構成要件齊備說”是一個比較合理解決既未遂標準的理論。在共識運輸毒品罪為(狹義)行為犯的前提下,學界目前對運輸毒品罪在主張有既未遂的觀點中,主要有三種不同認識,一是主張以“起運說” 為代表,即以行為人起運毒品即視為犯罪既遂;二是以“到達目的地說”為代表,即以毒品運輸到達所指定的地點為既遂的標準;第三種則主張以狹義行為犯的“過 程”以“合理位移”為認定標準,所謂“合理位移”則要根據個案中運輸工具的特點、運輸距離的遠近、運輸毒品數量的多少來加以認定。此外,還有主張以 “人”、“物”是否分離分別具體采“起運說”或者“到達目的地說”,“人”與“物”分離運輸的采“到達目的地說”,反之,采“起運說”為既遂標準。
按照“起運說”的認識,雖然看上去是在論證有既未遂的問題,但實質上是將該罪視為舉動犯,在基本前提上已經否定了運輸毒品罪有未遂的問題,所以該說本質上是 一種否定的認識。至于“到達目的地說”,在司法實務中難于用證據固定“何地”是“目的地”而缺乏可操作性。至于“合理位移說”雖然是意圖在依據一定的“合理”因素來補充運輸行為實行程度,但是,所謂的“合理”因素,事實上是不合理的。很明確地是,在認定是否構成運輸毒品罪時,是否利用交通工具、毒品的品 種、數量,采取何種方式、方法運輸、距離等等,都不是認定的依據。那么,能否將上述因素視為“合理位移”判斷是否“合理”的依據?例如,能否因毒品的數量 少而認為未遂?能否因運輸毒品的工具不夠“現代化”而認為未遂?等等。這種門檻的限制,實際上等于取消了標準,顯然是“不合理”的。
運輸本意上是指以恰當方法實現人或者物在空間上的流動的一種活動,在司法實務中,如何認識這種活動是否“運輸”,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現在只能是由司法人員自由心證來解決的問題。應該說在共識運輸毒品罪為行為犯的前提下,運輸毒品行為實行的程度,只能依賴于司法人員依據個案的具體證據所反映的事實,作出符合社會常理的判斷。
?運輸毒品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運輸毒品罪無罪辯護詞
?運輸毒品罪怎么認定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書遺囑的法定形式要件是什么
2020-11-17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應該注意的細節
2021-02-27醫療事故賠償申請
2020-12-18遭遇強拆應該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17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
2021-02-10解約定金必須注明嗎
2021-01-31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房屋拆遷產權置換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3農村違建方拆遷怎樣賠償
2021-03-13拆遷戶被法院強制執行拆遷怎么辦
2021-01-22征地拆遷補償辦法
2020-11-10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