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規定的刑事犯罪的犯罪形態主要是分為了以下幾種,即預備、中止、未遂以及既遂等四種。而這其中有些犯罪是一旦有該行為就成了既遂,那么對非法持有毒品罪來講,其犯罪形態是如何認定的呢?很多人都想了解,下面就讓律霸小編為您簡單介紹一下。
刑法理論將故意犯罪分為完成形態和未完成形態,犯罪既遂屬于完成形態,犯罪預備、未遂、中止屬于未完成形態。非法持有毒品罪作為一種持有型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態,實踐中認識分歧較大。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是狀態犯、舉動犯,行為人持有毒品數量較大就達到既遂形態,行為人沒有實際持有毒品的則完全不構成該罪,故非法持有毒品罪不存在犯罪預備、未遂、中止形態。另一種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是行為犯,理論上應當存在未完成形態,但是,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完成形態即犯罪既遂要求行為人客觀上實際持有較大數量的毒品,而在非法持有毒品的犯罪預備、未遂形態下,行為人尚未實際持有毒品,查證和認定其犯罪意圖的難度較大,故實踐中除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導致的未遂外,極少存在能夠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犯罪預備、未遂的情形。對此,我們贊同非法持有毒品罪理論上存在未完成形態的觀點,鑒于非法持有毒品犯罪預備實際存在的情況極少,且證明的難度頗大,這里主要探討實踐中常有論及的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犯罪未遂問題。
準確界定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持有”的概念,是區分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既未遂形態的關鍵。有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持有必須是實際持有,即行為人必須將毒品置于自己支配或控制的范圍內,對于所持毒品的來源和對毒品的持有方式、狀態,無特殊要求。也有觀點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持有行為,主要是一種狀態,從犯罪之本質——社會危害性的角度來看,持有型犯罪的本質在于其持有行為本身對社會潛在的威脅。我們認為,非法持有毒品中的持有既是一種行為,也表現為一種現實的狀態,但對時間長短沒有要求。持有應當是一種事實上的支配,行為人與毒品之間存在一種事實上的支配與被支配關系,行為人可以直接持有毒品也可以通過他人間接持有毒品,可以實際接觸毒品也可以對毒品形成一種抽象的控制,但不必然對毒品擁有所有權。司法實踐中,對以下兩類情形能否認定為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未遂爭議較大。
關于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態,實踐中認識分歧較大,而大部分人都認為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行為人持有毒品數量較大就達到既遂形態,即不存在犯罪預備、未遂、中止形態。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
運輸毒品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販賣毒品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非法持有毒品罪量刑標準及司法解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需要備案嗎
2020-11-19土地劃撥協議怎么寫
2020-11-28林地耕地征收土地時如何認定
2021-02-12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適用哪些法律
2021-02-18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入職體檢屬不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28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