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違法原則是刑事賠償的基本歸責原則
我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它強調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是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為前提。違法原則作為《國家賠償》法的基本原則,也應是刑事賠償的基本歸責原則。
2、無罪賠償是刑事賠償特定歸責原則。
《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規定,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受害人有權取得國家賠償,這是《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中無罪賠償歸責原則的特定規定。
3、國家免責條款精神是刑事賠償輔助原則
我國《國家賠償法》是與《刑法》、《刑事訴訟法》相配套的法律,是在《刑法》、《刑事訴訟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賠償法》律制度,由于修改后的《刑法》、《刑事訴訟法》與《國家賠償法》存在某些不相銜接之處,應從《刑法》、《刑事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的總體立法精神來加以理解、把握,以解決司法實踐中的沖突問題。
《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的免責條款體現了《國家賠償法》刑事存有“國家免責”情形的精神。《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免責條款對于有違法行為,又不認為是犯罪和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人,國家雖然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不等于國家因此對其被羈押承擔賠償責任。依據免責條款精神原則,不予賠償的情形有:
(1)公民因個人有過錯行為的,國家不予以賠償;
(2)有嚴重違法行為,但依《刑法》,《刑事訴訟法》不負法律責任的,國家免責,不負賠償責任;
(3)違法或者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條件的,失去取得賠償的權利資格;四、依法律規定其他可以免責的情形。
刑事案件處分的都是公民的政治權利,任何參與案件處理的機關,都必須要嚴格的遵守程序原則,也不得在沒有足夠的證據最為支撐的情況下,就將刑事案件進行宣判。否則刑事案件的被告,是可以向相關國家機關提出賠償請求的。
刑事賠償的范圍是什么
刑事賠償方式是什么
申請刑事賠償的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