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刑訴法中,有著一系列的規定。而在調查刑事犯罪是,搜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只有通過仔細搜查,才能找到足夠多的線索和證據。雖然刑訴法關于搜查的規定也是有的,但是其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的。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其中的問題有哪些吧!
我國搜查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從最大程度上平衡好國家公權力和公民正當私權的關系,規制有強制性特點的刑事搜查權成為現代法治國家公權力規范運作的必然,而國際通常的做法就是運用法律[4]嚴格規定出刑事搜查的基本條件、審批權限、執行要求、禁止性規定等主要內容,搜查是對物的強制處分的一種,因此法治國家在對搜查程序進行設計時,都將保障公民財產權作為其重要內容。我國2013年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在第134條至138條對搜查進行了規定,與舊《刑事訴訟法》第109條至113條比較并沒有內容修改,與法治國家相比較,規定仍極為粗陋,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搜查的啟動條件不明確
我國新《刑訴法》完善偵查措施和保障人權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步,但在搜查程序方面,新法規定中仍沒有規定搜查啟動的法定條件。也就是說,實踐中,偵查機關立案之后根據需要隨時可以進行搜查而不受限制。可見,我國對于搜查這一偵查手段的啟動條件過于隨意,規定粗糙,極不合理,非常容易造成對公民財產權或其他權利的侵犯。換句話說,偵查機關缺乏規制的啟動搜查程序,非常容易造成出于破案的需要而恣意侵犯公民財產權狀況的發生。案件偵破前,因為不清楚誰是真的犯罪人,必將導致每人都將面臨被搜查的風險。所以,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只強調搜查目的卻不明確搜查啟動條件的規定,是偏向刑事偵查的價值目標的,會形成偵查機關搜查權的擴張與濫用。
(二)搜查的時間、地點、對象缺乏限制
2013年新《刑訴法》仍然未提及搜查時間的限制問題,沒有夜間搜查的禁止性規定。在法治國家,為避免公民權利受到滋擾,規定了不得進行搜查的時間以及禁止搜查的場所,例如非緊急情況,夜間不得進行搜查。而偵查實踐中,為了獲取證據,盡快偵破案件,偵查人員往往選擇夜間進行突襲搜查。另外,新《刑訴法》對搜查的地點也沒做明確的限制,這些都極易侵犯被搜查人的合法權益。
《搜查證》是偵查人員行使搜查權的必要憑證,是規范搜查行為的法律依據,保障公民正當權利的重要體現。所以,為避免偵查人員利用搜查證內容不具體為由濫用權力侵害公民正當權益的不良現象發生,《搜查證》記載事項必須特定、清楚、具體。域外法治國家通常對搜查證的內容設計都做了明確的要求。內容均包括搜查權的行使范圍、搜查對象的特定性描述。為防止公民誤解偵查人員的執法工作,或是因為搜查行為導致對公民合法利益不必要的侵害,應當對搜查對象的特定特征做出具體描述,方便偵查人員的準確識別。同時這樣做也在于限定搜查范圍,防止偵查人員超越范圍恣意搜查。在我國,《搜查證》是由存根和正本構成的多聯式填充型司法文書,記載的內容相當簡單,沒有寫明具體的搜查案由,也沒有限定搜查的具體時限和范圍,偵查人員只要提出申請,并在搜查證上填充偵查人員的基本信息,就可以啟動搜查的執法程序。僅憑一張搜查證,就搜查多處、多物、多人的一證多用、超范圍搜查等不良現象屢屢發生,搜查證對搜查的指引及限制作用無從體現,這種搜查權被濫用的情形與法治國家一證一查的情況截然不同。
(三)缺乏現代法治搜查原則
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為了實施偵查謀略,憑借搜查證記載內容不具體不明確進行不良搜查的現象屢屢發生。常見的有:第一類是憑借搜查證無具體的搜查理由進行另案搜查。即可以以甲罪名申請搜查,而搜查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獲取證實乙罪名的證據;第二類是利用搜查證中沒有記載具體的搜查范圍,進行全面搜查和探查性搜查。第三類是由于搜查證中沒有期限規定,偵查機關利用“庫存”搜查證對所有可疑的場所、物品進行多次搜查。可見我國搜查制度設計上存在的缺陷,導致偵查人員的自由裁量空間非常大,這為搜查的恣意實施大開方便之門,實踐中容易誘發違法搜查行為。
(四)未區分“同意搜查”和“強制搜查”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司法審查機制”或“令狀主義”,搜查的決定權和實施權集中于同一偵查機關,沒有對“同意搜查”[5]和“強制搜查”做出區分。“同意搜查‘,和”強制搜查“的目的在于將”強制搜查“納入到司法審查的范圍,而”同意搜查“則能夠提高偵查效率。未對”同意搜查“和”強制搜查“做出區分的做法不符合以強制偵查法定為例外和以任意偵查為原則的規定。
(五)空白搜查證使用普遍
司法實踐中,由于偵查機關集搜查的決定權和執行權于一身,出于偵查效率的考慮,偵查人員經常手持空白搜查證,按照需要隨時填寫、隨時搜查,然后事后補辦審批手續,根本上虛置了”司法審查原則“或”令狀主義“。
(六)違法搜查救濟措施不到位
解析我國當前的搜查制度,公民是既無權利亦無救濟途徑。倘若公民沒有明確可靠的救濟措施,就算是被賦予了再大的權利,那行使權利也只能是如履薄冰。我國公民獲得實體性救濟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刑法取得。刑法規定偵查人員搜查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可以構成非法搜查罪和非法入侵住宅罪。然而根據實踐中具體的司法調查,搜查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現象并不多見,公民想通過追究偵查人員的刑事責任獲得司法救濟的機會微乎其微。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資料。顯而易見,我國搜查制度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因此,刑訴法關于搜查的規定應該在嚴謹一些,否則可能會對偵查機關的搜查工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會對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刑事訴訟上訴期限是幾天
刑事訴訟律師費用大概是多少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將公款借給私營企業違法嗎
2020-12-28協議收購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5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