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詐騙類犯罪中,除了比較常見的信用卡詐騙罪、合同詐騙罪、貸款詐騙罪外,還包括了有價證券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等等。針對不同類型的詐騙,法律中規定的罪名不同。那大家知道法律中對有價證券詐騙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嗎?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有價證券詐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犯本罪的,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地以上20萬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50萬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有價證券詐騙罪如何認定
(一)有價證券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
要區分有價證券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應把握以下要點:
1.從行為人的主觀故意上分析。行為人對所持有或使用的國家有價證券是偽造、變造的事實必須是明知,即明明知道所持有的國家有價證券是偽造、變造的性質而故意使用,進行詐騙。在分析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時,還應對其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進行把握,這也應是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如在贈與行為中,贈與人無償地向他人贈與了虛假的有價證券,但贈與人沒有從中獲得財物,雖然贈與人有使用虛假證券的行為,但他無法實現非法占有財物的目的,因此不構成犯罪,如果受贈人主觀上并不知道其接受的國家有價證券是偽造、變造的而進行兌付,受贈人的行為就不構成犯罪。如果受贈人明知所接受的國家有價證券是偽造、變造的而加以使用的,符合國家有價證券詐騙罪的犯罪構成,應以本罪論處。
2.從犯罪數額大小上分析。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的,“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根據《追訴標準》的規定,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屬“數額較大”,對于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的,不構成本罪。
(二)有價證券詐騙罪與其他罪的界限
1.有價證券詐騙罪與一般詐騙罪的界限。有價證券詐騙罪與一般的詐騙罪有著很多相同的特點,如在主觀方面都是故意,都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主體都是自然人等,同時有價證券詐騙和一般詐騙在客觀方面也有很多相似的特點,都是虛構事實,隱瞞事實真相、詐騙錢財等。
但是本罪與一般的詐騙罪還是存在明顯差異:
(1)侵害的客體不同。有價證券詐騙罪侵害的是復雜客體,即國家的有價證券管理制度和公
私財產所有權;而一般詐騙罪侵害的是單一客體,即公司財產所有權。
(2)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兩者在客觀方面的具體表現形式有所不同。有價證券詐騙犯罪行為僅僅表現為,使用偽造、變造的有價證券實施詐騙,而一般詐騙不是使用這種形式,多以編造謊言騙取錢財,其表現形式更具多樣化。
2.有價證券詐騙罪與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的界限。有價證券詐騙罪與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是相互關聯的犯罪,存在著共同點,如都是故意犯罪,都侵害了國家有價證券的管理制度。二者的主要區別有:
(1)犯罪客體不同。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有價證券管理制度和公私財產,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侵害的僅僅是國家有價證券管理制度。
(2) 客觀方面不同。本罪的客觀行為表現主要是使用偽造、變造的有價證券進行詐騙,目的是利用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獲得被害人的錢財;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則只是實施偽造、變造行為。司法實踐中往往行為人先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然后使用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進行詐騙,這種情況在認定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按刑法牽連犯的理論,選擇一重罪進行認定處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如果行為人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后,自己并不直接進行詐騙,而是僅出售、轉讓他人的,由于我國《刑法》未將出售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則僅構成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如果行為人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后,不僅自己直接利用其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實施詐騙行為,同時又將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出售、轉讓他人的,則行為人同時構成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詐騙罪。
法律中要求構成有價證券詐騙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是出于故意,如果是過失實施了有價證券詐騙行為的話,那這種情況下就不能認定構成此罪。至于有價證券詐騙罪量刑標準內容,此時也是要結合不同的犯罪數額做出,最高可以對罪犯處無期徒刑。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如何斷定是單位犯罪,單位犯罪認定?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行為補充責任是什么,常見類型有哪些
2020-12-03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哪些婚姻關系視為無效婚姻
2021-02-21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1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包嗎
2020-12-10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企業拆遷補償申請報告
2021-01-17拆遷補償款與評估公司該如何確定
2021-03-23村委會是征地拆遷的主體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