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機關在刑事案件的偵查和審理過程中,發現并取得了犯罪證據,對犯罪事實認定清晰,就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實施逮捕,但在逮捕之后,由于有些犯罪嫌疑人存在身體疾病原因、或出于特定時期階段,不便于羈押的,可以對其采取監視居住措施,那么,刑訴法第72條73條的具體規定是什么呢?
一、刑訴法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二、刑訴法第七十三條 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特別重大賄賂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除無法通知的以外,應當在執行監視居住后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監視居住人的家屬。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人,適用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
人民檢察院對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和執行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綜上所述,關于刑訴法第72條73條的具體內容,主要是規定監視居住的適用情形,以及監視居住的地點要求,對于生活不能自理或作為唯一撫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以及懷孕哺乳期婦女、羈押到期但案件未完結的犯罪嫌疑人,還有監視居住更方便于辦案,沒有保證人和保證金的取保候審人,均可以采取監視居住的手段;同時,監視居住的地點一般為犯罪嫌疑人住所或司法機關指定的住所,但不能是辦案場所,要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被執行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親屬。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事業編簽了5年能辭職嗎
2020-11-27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監事最大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2020-12-22商標搶注合法嗎
2021-03-05治安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07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