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種類龐雜、數量繁多的違法行為,并不是每一種、每一個都是屬于刑事案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并給予刑事處罰,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對達到刑事案件標準的情形作出了具體規定,同時,對哪些不屬于刑事案件的情形也進行了明確,那么,刑訴法第十五條規定是怎樣的呢?
一、刑訴法第十五條規定的內容
第十五條 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刑訴法第十五條規定的解讀
本條是關于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條規定,刑事案件只要存在六種情形中的任何一種,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對于刑事訴訟開始前已經發現的,不應立案受理。在偵查階段發現的,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發現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發現的,對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應當作出判決,宣告無罪;對于告訴才處理,被害人撤回告訴的,用準許撤訴的裁定結案;對具有其他情形的案件,一律裁定終止審理。
眾所周知“刑法規定定罪標準、提供量刑尺度;刑事訴訟法規定認定犯罪與追究刑事責任過程中所適用的程序,即刑事訴訟法是關于司法機關如何運用刑法規定,在認定犯罪、追究刑事責任等過程所遵循的程序。因此,考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何種情況下是否承擔刑事責任,辦案機關只能以刑法為根據,而在什么情況下如何追究刑事責任是程序性問題,應由訴訟法規定”?!坝邢铝星樾沃坏?,不追究刑事責任”,這完全是在確定什么情況下不追究刑事責任。立法的初衷也許不是規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但這樣的表述極易使人產生誤解,而與刑事訴訟法的內容相違背,立法的明確性要求必須徹底改變這種含糊費解的內容表述。
綜上所述,關于法第十五條規定的問題,主要是列出了可以不必追究刑事責任的六種情形,但在具體解讀中,卻容易使人混淆,不追究刑事責任是一種定性和量刑的說法,但刑訴法主要是程序法,刑法才是定性和量刑的法律,在刑訴法中出現以上條款極易讓人產生誤解和偏差。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4s店強制買保險怎么辦
2021-01-16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交通事故保險怎么理賠
2020-12-21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公租房拆遷:有戶口就有拆遷補償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