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電視劇中總是能看到很多有錢人為了逃避法律責任,就會收買訴訟中的一些相關人,讓他們為自己創造無罪的假象。其實生活中也是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的,我國法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設立了刑事訴訟法回避制度。那么,刑事訴訟法回避提出程序是什么?
一、 回避的種類
回避的種類有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
有權申請回避的人員: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二、提出回避的時間
回避可以在訴訟程序開始后的任何階段提出。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階段,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人民法院負有告之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有關人員回避的義務。
三、有權決定回避的人或組織
1、法院院長:決定審判人員以及審判階段的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員的回避。這里要注意和民事訴訟的區別。在民事訴訟中,翻譯人員和鑒定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2、檢察院檢察長:決定檢察人員和審查起訴階段的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
3、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偵查人員和偵查階段的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
4、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本院院長的回避
5、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本院檢察長、同級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
6、對申請回避的特定要求:申請回避應當明確提出理由,如果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回避,而沒有提出任何理由,或者所提理由不屬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法定情形的,由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此外,對于回避理由中的第5種情形申請回避的,申請人還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如果不能提供,法庭也可以當庭駁回。另外,提出回避的方式,既可以書面方式,又可以口頭方式。
四、回避的法律后果和復議
(一)回避的法律后果
1、回避要求提出后的法律后果:
(1)有關的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應當暫時停止執行職務,等候審查決定;
(2)偵查人員繼續執行職務。
2、因符合情形之一而回避的檢察人員,在回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3、一審違反回避規定,發回重審
(二)對駁回申請回避的復議要掌握3點:
1、對于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程序向前推進。也就是說,復議不影響程序繼續進行;
2、被決定回避的人員對決定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我國設立回避制度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在訴訟中徇私枉法,導致審判結果不公正損害被害人的合法利益。大家在訴訟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這項權利,但是小編提示,要合理合法地使用,不能隨意使用浪費司法資源。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醫療糾紛訴訟怎么請求回避
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去勞動局投訴有用嗎,勞動爭議怎么處理
2020-12-04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專利代理人掛靠需要多少錢
2021-03-03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主張拆遷補償利益有時效要求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