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訴法是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主要規范從立案偵查到交付執行之間的過程,應當按照什么流程,如何組織等等程序上的問題,其性質屬于程序法,參與者包括公、檢、法機關,案件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那么,刑訴法30條是什么內容、如何理解呢?
一、刑訴法30條的主要內容
刑訴法30條明確了回避的決定及效力,其主要內容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二、刑訴法30條注釋
刑訴法30條規定了回避的決定程序及其效力。 回避應該由法律規定的組織或人員依法進行審查,并且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根據本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應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按照多數人的意見作出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這樣既有利于保證案件公正處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也是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具體體現。
根據偵查活動的特點和辦理刑事案件的需要,為了保證偵查活動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和證據的滅失,法律規定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主要針對辦案人員與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并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而設置的?!袄﹃P系”和“可能影響公正”的因素,不僅會存在于個人與個人之間,同樣也會出現在個人與機構、機構與機構、部門與部門之間。因此,為了維護司法的正義和案件審理的公正,就必須同時消除案件審理組織、機構與案件當事人,裁判結果之間的“利害關系”。
綜上所述,刑訴法30條主要是明確了司法回避的決定程序、以及不同層級人員作出回避決定的效力,回避規定不能在法律中回避,作為司法人員,更要勇于面對司法程序中存在的各種敏感問題,始終站在公平、公開、公正的立場,而刑訴法30條這一剛性的法律規定條款,正體現了我國法律的正義、公正和公信。
刑事案件法院立案條件是什么
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刑事訴訟特別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何種情況時,保證責任減免
2021-03-15認購合同定金交了多久簽購房合同
2020-12-07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行政處罰公示期多久
2021-01-24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