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發生都會引起公安機關的重視,在辦案過程中,偵查人員要努力收集證據,只有證據充足的,才能由檢察院發起公訴。刑事訴訟證據應用方面有多條原則,有些貫穿于法院審理階段。那么,證據裁判原則刑訴法方面是怎么規定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個介紹。
一、證據裁判原則刑訴法方面是怎么規定的?
證據裁判原則更準確的表述應當是:對于要證事實,沒有證據就等于沒有該項事實。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這一規定鮮明地體現了證據裁判原則的此項要求。
1、有犯罪事實,但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不得定罪(法官個人知悉的有罪事實,不能作為判決有罪的依據)
2、無犯罪事實,但有偽證據指控犯罪,不得定罪
3、除了免證事實之外,犯罪要件事實必須有證據證明
4、證據必須在法庭上經過雙方質證、辯論,并經法庭調查和評議,認為可信、客觀后,才能作為判決基礎
二、如何貫徹證據裁判原則?
證據排除規則與訴訟程序存在著互動影響。隨著證據排除規則越來越全面、具體、明確,辦案人員的證據意識、規則意識、訴訟意識將隨之不斷提高,實踐中關鍵證據沒有收集或者沒有依法收集的情形將不斷減少,這將有利于推進審判程序繁簡分流。基于法律已有的簡化審理程序,以及中央近期持續推進的被告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于不存在事實證據爭議的案件,被告人認罪并同意適應相應的簡化審理程序的,可以適應簡化程序審理。同時,簡化審理程序的適用,需以被告人自愿認罪為前提,這要求進一步規范訊問程序,避免強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防止案件存在冤假錯案隱患。相應地,為確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的自愿性,有必要在法律規定的“避免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原則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認罪自愿性的保障規則,推動偵查訊問程序的改革完善。
綜上所述,證據是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做出合理量刑的基礎。根據證據裁判原則刑訴法方面規定,對于只有被告人口供的,法院不得判處其有罪,而沒有口供,其它證據充分,能夠組成完整證據鏈的,法院也可以對被告做出量刑的判決。在刑事證據中,書證、物證的證據效力是最強的。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成都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刑事訴訟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前車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車碾壓如何定罪
2021-03-10軍人結婚上哪申請
2021-02-01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什么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1-01-24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