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發生都會引起公安機關的重視,在辦案過程中,偵查人員要努力收集證據,只有證據充足的,才能由檢察院發起公訴。刑事訴訟證據應用方面有多條原則,有些貫穿于法院審理階段。那么,證據裁判原則刑訴法方面是怎么規定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個介紹。
一、證據裁判原則刑訴法方面是怎么規定的?
證據裁判原則更準確的表述應當是:對于要證事實,沒有證據就等于沒有該項事實。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這一規定鮮明地體現了證據裁判原則的此項要求。
1、有犯罪事實,但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不得定罪(法官個人知悉的有罪事實,不能作為判決有罪的依據)
2、無犯罪事實,但有偽證據指控犯罪,不得定罪
3、除了免證事實之外,犯罪要件事實必須有證據證明
4、證據必須在法庭上經過雙方質證、辯論,并經法庭調查和評議,認為可信、客觀后,才能作為判決基礎
二、如何貫徹證據裁判原則?
證據排除規則與訴訟程序存在著互動影響。隨著證據排除規則越來越全面、具體、明確,辦案人員的證據意識、規則意識、訴訟意識將隨之不斷提高,實踐中關鍵證據沒有收集或者沒有依法收集的情形將不斷減少,這將有利于推進審判程序繁簡分流。基于法律已有的簡化審理程序,以及中央近期持續推進的被告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于不存在事實證據爭議的案件,被告人認罪并同意適應相應的簡化審理程序的,可以適應簡化程序審理。同時,簡化審理程序的適用,需以被告人自愿認罪為前提,這要求進一步規范訊問程序,避免強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防止案件存在冤假錯案隱患。相應地,為確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的自愿性,有必要在法律規定的“避免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原則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認罪自愿性的保障規則,推動偵查訊問程序的改革完善。
綜上所述,證據是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做出合理量刑的基礎。根據證據裁判原則刑訴法方面規定,對于只有被告人口供的,法院不得判處其有罪,而沒有口供,其它證據充分,能夠組成完整證據鏈的,法院也可以對被告做出量刑的判決。在刑事證據中,書證、物證的證據效力是最強的。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成都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刑事訴訟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愿離婚后還可起訴嗎
2020-12-17在美容院做整容手術失敗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2021-02-27臨時工在工地出了事故死亡能賠償多少錢
2020-12-16律師風險代理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5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