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民的舉報,公安機關一般還是會先受理,然后再審查看是否符合《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立案條件,之后才能決定是否立案偵查。那一般刑事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呢?而刑事案件立案又必須要滿足怎樣的條件?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馬上就在下文中為你解答疑惑。
一、刑事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
刑訴法對于公安機關立案審查期限并沒有明確規定,可以參照《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中的規定,即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重大復雜案件經批準可延長三十日,特別重大可延長六十日。
二、刑事案件立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稱為事實條件;
有犯罪事實,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如果沒有犯罪事實存在,也就談不到立案的問題了。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犯罪行為是指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所謂確已發生就是指犯罪事實確已存在,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必須有一定的事實材料予以證明,而不能是道聽途說、憑空捏造或者捕風捉影。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稱為法律條件;
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是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另一個條件。只有存在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才具有立案的價值。只有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凡犯罪行為人具有上述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之一的,就不應當立案。
按照相關法律中的規定,一般在7日內就要決定是否立案。不過要是案件復雜的話,則可以申請延長30日,而對于特別重大對刑事案件則可以延長60日作出決定。至于刑事案件立案的條件,在《刑事訴訟法》中有相關的規定,上文小編為大家作出了總結,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刑事案件補充偵查有哪些規定?
刑事案件延期審理的期限是多久
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2020年城市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8離婚時拆遷補償款如何分割
2020-12-10廠房拆遷損失評估標準
2021-02-05房屋拆遷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范圍
2021-01-30拆遷安置補償糾紛哪類案件
2021-02-08棚戶區改造由村委會發拆遷公告合法嗎
2020-12-20北京市房屋重置成新價是多少
2020-12-20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0-11-08新生兒能不能獲得征地補償款
2021-01-20國家高速公路征地補償怎么賠償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