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再審申請期限是多久
民事、行政案件為6個月,刑事案件為刑罰執行完畢后2年
對生效裁判不服的,新民訴法第204條明確規定了六個月的再審申請期限。新行訴法雖沒有規定再審申請期限,但其第9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據此,行政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也應為六個月。
新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同樣沒有規定再審申請(申訴)期限,但《關于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法發[2002]13號)第10條卻規定刑罰執行完畢后兩年的申訴期限,同時規定了逾期申請的例外情形:
(1)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2)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屬于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不屬于這三種情形的,逾期申請不予受理。而在現實中,逾期申請再審的情形屢見不鮮。這樣,不論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都有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駁回的情形存在。
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如何處理
不論民、行、刑案,均可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那么,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法院駁回后,當事人能否轉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呢?在刑事案件方面,當事人不僅可以在與其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后而且可以徑行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因為法律在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提起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方面,并無作出期限和先向法院申請再審的限制,而且申訴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是檢察機關發現錯誤裁判的一條重要途徑,申訴材料也只是檢察機關提起抗訴或檢察建議的來料來源之一。
而在民事案件方面,新民訴法第209條規定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規定了三個前提條件:“(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這一規定賦予當事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權利,同時將向法院申請再審作為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程序前置。逾期申請再審被法院駁回的,顯然符合第一種情形,因而是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抗議或者抗訴的。至于行政案件方面,則與民事案件同理,可以在逾期再審申請被法院駁回之后轉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對于再審的期限問題,自己一定要積極的處理,這樣對于自己的利益維護就會有著實際的操作意義,但是對于案件的性質來說,即使自己不能符合有關的規定,但是對于問題的解決,自己一定按照有關的規定來進行,因為這樣才會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利益。
刑事訴訟法再審期限是多少?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