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易程序是否公開宣判
公開審判是現代法治國家司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一般認為,公開審判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一切審判活動除了依法不公開的以外,都要公開進行,并最大限度地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從而實現訴訟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的一項原則。作為法院審判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公開審判這一重要訴訟原則的產生絕非偶然,它是針對歐洲中世紀封建主義專橫、秘密審判、法官擅斷和酷刑等制度提出的。公開審判制度在2007及2003年都有所涉及,各占3分,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應該對其稍加主意,遇見這個專題的話爭取不失分,下面就對公開審判制度展開一點探討。
(一)公開審判制度的含義
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審判過程應當向當事人以及向群眾、社會公開的制度。在民事訴訟中,為了保障當事人對訴訟的知情權,人民法院應當在庭前、庭中與庭后對當事人公開。其中,庭前公開主要體現為我國目前所實行的舉證期限與交換證據制度等;庭中公開可以通過當事人參與庭審予以保障;庭后公開則主要體現在裁判文書的制作方面,即只要人民法院對爭議案件所作出的裁判文書將審判組織對爭議案件事實的認定與裁判的理由敘述清楚,即保證了當事人在庭后所享有的知情權。所謂向群眾公開,即允許群眾旁聽法院民事案件的審理活動;所謂向社會公開,即允許新聞媒體對民事案件的審理進行采訪并報道。
(二)不公開審理的情形
公開審判也有例外情況,根據法律規定,下列案件不公開審理:
(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3)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
(4)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案件。
民事賠償案件一審如果判決原告勝訴的,雙方在上訴期內(宣判后十五天)均未上訴的,一審判決書才會發生法律效力,如果任意一方上訴的,則一審判決書不生效,案件的結果由二審判決書決定。
如果一審判決書生效了,有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被告自動按判決書判決的內容履行,也就是將賠償金付給原告,有時被告是直接付給原告,有時被告將賠償金付到法院,再由原告到法院按程序領取,一般需要辦案部門申報,由法院主管領導審批后發放給原告,這個過程快的半天就可以辦好,慢的可能需要幾天時間。二是原告拒絕按判決書支付賠償金的,原告應當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我國的審判制度是非常的公平公正的,為了避免一些程序或者是法律適用上出現錯誤,設置了二審終審的庭審制度。并且,一般的案件都是對外公開的,但是設計到一些商業秘密的,或者是當事人有明確要求不可以對外的,可能不對外公開。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哪些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注銷原因有什么
2021-03-18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