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當防衛存疑不起訴檢察院還會采取強制措施嗎?
檢察院在對正當防衛存疑不起訴人宣布不起訴決定的同時,應解除對其適用的強制措施。因為強制措施適用于刑事訴訟過程中,而不起訴決定的宣布,標志著刑事訴訟的終結,強制措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前提條件。
實踐中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公安機關在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決定并予以釋放后,立即對其采取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目的是為了便于對案件的進一步偵查,便于控制當事人(被不起訴人)。這樣做不妥。
理由有三:
一是這樣做沒有法律法規乃至司法解釋依據。作為執法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法律未規定的權力不得行使,而作為守法者,法無禁止即可為。
二是這樣做不符合“釋放”的本質要求。《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不起訴決定,應當公開宣布,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被釋放意味著獲得自由,而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均是對自由的限制。
三是這樣做不符合不起訴的法律意義。檢察機關的不起訴決定具有在起訴階段終結刑事訴訟的法律效力,而所謂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跑、自殺、隱匿罪證、繼續犯罪或進行其他破壞活動,依法采取的暫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
二、存疑不起訴是什么意思
存疑不起訴,又稱證據不足的不起訴。存疑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百八十七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四款規定決定不起訴的,在發現新的證據,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提起公訴。這是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案件保留公訴權的行為規范。
正當防衛的案件中因為當事人作出了傷害加害人的行為而被檢察院起訴,但是檢察院在最后的調查中因為存在太多的疑問和缺少正確就沒有辦法直接正當防衛的公民進行公訴,此時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之后就不能再繼續關押或者其他方式控制當事人了。
存疑不起訴是否國家賠償?
存疑不起訴的情形都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存疑不起訴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用農民承包地 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1-01-11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