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抗訴指定辯護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案件抗訴指定辯護的條件: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確有抗訴的必要性。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二、對于哪些案件可以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對于下列案件可以提出抗訴:
1、對于認定事實不清楚,證據不充足的案件。如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所認定的事實不清楚或者有錯誤,用以認定事實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據前后矛盾,證據與證據之間互相矛盾,判處的結論與證據不相符合等等。
2、對于原審判決、裁定適用法律不當。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錯誤,或者是定性不準,混淆了有罪與無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或者是判刑畸輕畸重,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等。
3、嚴重違反訴訟程序。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使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受到了侵犯。例如,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規定應當回避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沒有回避。未依法為盲、聾、啞、未成年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等。
三、刑事被害人抗訴期多長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訴訟案件中被害人只有抗訴的權利,沒有上訴的權利。也就是說,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害人認為法院的審理不公,判決不當只能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由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
被害人的申請抗訴期為5天,自收到判決書后第二天開始計算。人民檢察院在收到申請書后5天內做出決定。
另外,除被害人自己可以提起申請抗訴外,其法定代理人也可以申請抗訴。這里的法定代理人主要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居委會或村委會。這里的法定代理人的確定前提是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其他的不可以。因此在實踐中如果一個人屬成年人并且沒有精神病,該被害人如果被別人殺死,其家屬如果認為審判機關的判決不合理,則不能向檢察機關申請抗訴。
對于一審時審理的程序有誤,或者是在發生審理的結果不服等情形時,可以提出抗訴的請求,對于抗訴沒有律師愿意受理的,法院會指定辯護律師,此時的情形與申請法律援助的情形是不同的,當事人依舊需要支付律師費。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
2021-01-21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2-03著作權訴訟時效改為三年了嗎
2021-02-11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