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偵立案后什么時候能結案?
經偵立案后什么時候能結案沒有明確的規定,要看具體案情。
1、公安機關會視情況對其進行刑事拘留,三日提請檢察院批捕,可以延長一至四日,檢察院一般會在七日內決定是否批準逮捕,如果是流竄作案、結伙作案或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批捕的時候可以延長至一個月,也就是說刑事拘留一般是十多天,最長是三十七天。
2、逮捕后的偵查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如果是交通不便地區、重大的犯罪集搜索團案件、流竄作案等可經省級檢察院批準再延長二個月。對于可能判十年以下刑罰的嫌疑人,經省級檢察院批準再延長二個月。
3、然后,案件由公安機關的辦案人員寫出起訴意見書及案卷、證據移送到檢察院,即審查起訴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一個月,重大復雜的可延長半個月。
4、檢察院審查后認可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補充偵查應當在一個月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以兩次為限。補充偵查后,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的期限。
5、檢察院的公訴科審查完成后,寫出公訴書,向對應的法院提起公訴。
6、最后是到法院。審理是二審終審制,一審是在法院受理后一個月內開庭審判并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如果是邊遠地區案件 、重大犯罪集團、流竄作案的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7、如果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可以上訴;如果檢察院認為一審判決確有錯誤的,也可向上一級法院提出抗訴,案件進入二審程序。
8、二審的審判時限跟一審的審判時限是一樣的,也是一個月,不超過一個半月,如果是邊遠地區案件 、重大犯罪集團、流竄作案的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二、經濟犯罪偵查手段
經濟犯罪案件偵查的對抗性更強,采取正確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確保克敵制勝。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應重視立案前的審查工作。抓住對書證或商品的鑒定,判明性質,擴大線索來源;抓住財務審計,核查被侵害標的的流向,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和活動范圍;抓住有關通訊、交通工具等線索特征查明犯罪嫌疑人行蹤;抓住對犯罪嫌疑人的審訊環節,查證犯罪事實已目前,對于經濟犯罪案件偵查策略、方法的研究才剛剛萌芽,上述探討對于活躍這一領域的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各類案件的偵查方法,應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在偵查方法的研究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案件性質的界定。
準確界定案件性質,劃清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是經濟犯罪案件偵查工作正確開展的前提,調查取證要圍繞犯罪構成進行。所以案件的定性不僅是刑法學研究的問題,偵查方法的研究也須以此為基礎。
2、犯罪手段和類型。
對犯罪手段和類型進行剖析,是研究偵查方法的重要前提。經濟犯罪的智能性特點較為突出,其犯罪手段較為復雜而且與經濟業務具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因此,犯罪手段值得認真研究。就某一類案件而言,由于犯罪發生的環節和犯罪手段不同,此類案件也可分為幾種不同類型。唯有對犯罪手段和類型有較深入了解,才能提出針對性強的偵查方法。
3、調查取證的重點及難點。
調查取證是經濟犯罪案件偵查的主要內容。因此,偵查方法的研究也應以此為重點。由于各類案件各具特點,取證的重點及難點也各不相同,在研究中,應予以重點解決。
4、經驗總結。
除了針對案件特點提出應對之策外,偵查方法的研究應更多地借助于對案例的剖析。這種剖析不限于成功經驗的總結,也可從反面汲取失敗的教訓,供偵查工作借鑒。
經偵就是對經濟犯罪的偵查活動,所以說,經偵在法律地位上也沒有什么特殊的,相反,近些年來經濟犯罪的案例都具有比較復雜,隱蔽、高智能等特征,不要說是結案,可能很多受害者在報案之后,公安機關在短時間之內都沒有辦法確認犯罪嫌疑人的具體身份,結案時間更是沒辦法確定。
經偵辦案流程是怎樣的
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檢察院立案監督期限有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拘留單位如何處理
2021-01-16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申請精神損害應注意什么
2021-02-26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法律如何判定扶養關系
2021-01-22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