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交訴狀不同。
對于刑事申訴,申訴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訴狀”。對于民事申請再審,應當提交“民事再審申請書”。若當事人提交的是“民事申訴狀”,應向其釋明讓其更改為“民事再審申請書”。
2、申請主體不同。有權提起刑事申訴的主體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案外人。有權提起民事再審申請的有當事人及案外人。
3、申請客體不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刑事申訴的客體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及二百零一條的規定,民事申訴再審的客體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以及有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調解協議內容違反法律的生效調解。
4、申請期限不同。《人民法院再審立案意見》第十條規定了刑事申訴一般在刑罰執行完畢兩年內提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該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
5、管轄法院不同。刑事申訴由終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但二審法院裁定準許撤回上訴的案件,申訴人對一審判決提出申訴的,可由一審法院審查處理。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對于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三百七十二條第一款
向人民法院申訴,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訴狀。應當寫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聯系方式以及申訴的事實與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在經過了對比之后,我們總結出申訴和申請再審之間的差異,分別實管轄法院、客體、主體、期限以及提交訴狀的不同。而在申訴里面具體有分為了兩類,即訴訟上的申訴與非訴訟上的申訴,通常是指公民或者單位不服行政部門的處理、處罰而提起的申訴。
刑事案件申訴有次數限制嗎?
刑事訴訟申訴時效是多久
刑事案件申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政府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2020-12-29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拆遷買的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10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21房屋拆遷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1-10老房子拆掉重建現在拆遷有哪些權利
2021-03-23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交易
2021-02-25企業拆遷補償費用標準是什么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