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絕支付工傷工資辯護有哪些規定
工傷治療和休養期間,屬于停工留薪期,具體期限根據受傷情況和《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停工留薪期工資由用人單位按原工資待遇發放。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二、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勞動者受到工傷后,應根據相關的勞動法律進保護。勞動者根據相關的勞動法律規定,鑒定相關的勞動傷殘等級。根據相關的勞動傷殘等級,對自身的損失進行相關的賠償。勞動管理部門對這類案件,進行相關的辦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哪些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
違反安全規定操作受傷,也算工傷嗎
工傷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判例,醉亡男子同飲者無責
2021-01-16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熊孩子損壞滅火器,監護人是否承擔賠償
2021-03-07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