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有罪還為其辯護是屬于違法的嗎?
不違法;
1、所有人在法院沒有宣判前,都是無罪的,所以你去看看,在法院宣判前,叫做被告人,在偵查階段,叫做犯罪嫌疑人。
2、不管是否涉嫌犯罪,其作為一個人,都有權利申請律師為其辯護,這個是法律賦予被告的權利,有些刑事案件,如被告人有可能會判處死刑的,就算被告人沒有請律師,法院也會為其聘請律師的。
3、就算 被告人確實有罪,事實清楚,涉嫌的罪名也很明確,但是律師會找到被告人減輕刑罰的一些條件,如有自首情節、立功情節、被害人的過失等等。
4、還有,公訴案件是由檢察院代表國家進行的,住在這三方中,被告人的地位是最弱勢的。
5、還有,就算有罪,還存在一個此罪與彼罪的問題,量刑的問題,對于被告人而言,他們不清楚,但是律師清楚如何來維護當事人的權利。
二、委托辯護
委托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委托律師或其他公民擔任辯護人,協助其進行辯護。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3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人的時間具體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
被告人隨時有權委托辯護人。
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權的充分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33條還規定了三項重要的程序保障:
權利告知。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之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代為委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托辯護人。
受托辯護人告知。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上述規定表明,我國《刑事訴訟法》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辯護人的選擇問題上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即要否委托辯護人、委托何人做辯護人,均由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行決定。從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的做法來看,只存在四條限制:
只能在法律規定的可以充當辯護人的人員范圍內進行選擇;
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只能委托律師作為其辯護人;
委托的辯護人數最多為兩人;
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未同案處理但實施的犯罪存在關聯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
綜合上面所說的,辯護是被告人所擁有的權利,在沒有被判決之前,都是屬于無罪的,所有人都是有權利請律師來為自己開脫罪名,但前提必須是要有合法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無罪的,所以,律師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只要是一個人就有權利為自己辯解。
有效辯護權的特征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拒絕辯護?
哪些人可以委托辯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離婚財產保全時需要證據嗎
2020-11-23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1-09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