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判決抗訴期最后一天是節假日怎么辦?
刑事判決抗訴期最后一天是節假日的話順延到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刑事抗訴包括兩種形式:
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二、對于哪些案件可以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對于下列案件可以提出抗訴:
1、對于認定事實不清楚,證據不充足的案件。如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所認定的事實不清楚或者有錯誤,用以認定事實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據前后矛盾,證據與證據之間互相矛盾,判處的結論與證據不相符合等等。
2、對于原審判決、裁定適用法律不當。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錯誤,或者是定性不準,混淆了有罪與無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或者是判刑畸輕畸重,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等。
3、嚴重違反訴訟程序。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使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受到了侵犯。例如,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規定應當回避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沒有回避。未依法為盲、聾、啞、未成年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等。
司法機關和行政單位在法定節假日一般都不會辦公的,就算有工作人員值班,也不會繼續審查這起抗訴案件。但抗訴的期限并不會因為法定節假日就受到影響,意思就是遇到法定節假日之后并不是延長了審查抗訴的期限,檢察院對二審抗訴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檢察院抗訴的理由都有哪些
抗訴案件的辦案時限有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成立業主委員會流程有哪些
2021-01-16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