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律師在哪些情況下需要回避
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托人并主動提出回避,但委托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
(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托,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
(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托的其他法律業務的;
(四)律師事務所與委托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托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托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
(五)在委托關系終止后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托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托的;
(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托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后果,由委托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委托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托關系。
二、刑訴中哪些人需要回避?
刑事訴訟中的回避。刑事訴訟中的回避,是指與案件本身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特殊關系的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包括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不得參加本案處理工作的一項訴訟制度。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9條、第31條的規定,下列人員適用回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8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此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第206條分別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于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回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可能大家都知道對于審判人員來講,在訴訟過程中要適用回避制度,但其實作為代理人的律師,其實也是有回避要求的,只不過有關規定中對律師需要回避的情形要求不同。因此,實踐中要注意區分需要回避的對象范圍。說的簡單一些,關于律師的回避,在刑事訴訟中,同一個律師不能同時為兩個被告人擔任辯護人。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定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法偵查階段辯護律師規定有哪些
2021-02-18噪音擾民打110有沒有用
2020-11-08行政拘留后調解還能撤銷嗎
2021-01-27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