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申請回避的主體是哪些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币虼?,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什么情況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