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申請回避的主體是哪些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币虼耍窃献h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什么情況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協議
2020-12-02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誰的責任
2021-01-31哪些情況可以單獨提出申請行政賠償
2021-02-12打官司沒錢請律師該怎么做
2021-01-24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變更小孩監護人必須滿足的條件
2021-01-05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