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判大會與公開宣判的區別是什么
公開審判不等于公判大會,公開審判旨在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防止判案法官或法院暗箱操作;而公判大會旨在用當事人為工具,借以教育和威懾他人”,最后得出“公判大會雖然談不上有罪,但確實違法,違反法的精神和目的
從程序上將,公開審判包括公開審理和公開宣判。
公開審理不僅可以保障既可以防止司法機關暗箱操作,徇私舞弊,妨礙司法公正(此為監督功能);還可以通過公開庭審,讓參與庭審旁聽的不特定社會公眾知悉法律所禁止和懲罰的行為,從而受到教育和感染,不致因不知法不懂法而貿然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此為教育功能)。
公開宣判不僅可以讓違法犯罪行為人產生羞恥感而迷途知返,不再違法和犯罪;也可以讓不特定的社會公眾知道違法犯罪行為人的違法犯罪行為,讓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對違法犯罪行為人產生否定的社會評價和譴責,從社會層面上否定違法犯罪,為社會和諧創造良好的氛圍。
從上述審判公開各階段的功能來看,公開審判的主旨實質上在于將審判行為的整個程序(包括審理和判決)置于社會公眾的知情權范圍之中,而非只是置于參與庭審的訴訟參與人之中。如果法院的公開審判只是為了保障訴訟當事人的知情權,而無須顧及社會公眾對違法犯罪行為的知情權,那么法院完全可以公開審理,秘密宣判。然而這種結果卻是與審判公開的主旨大相徑庭的。
二、公判大會所違何法?如何違法法的精神和目的?
公判大會,可以理解為法院為了實現法的預防功能,通過組織集會等方式,讓會議參加者知曉違法犯罪行為人的信息、違法犯罪行為,以及應當受到的懲罰等信息,從而讓社會公眾對違法犯罪行為產生否定的輿論和評價。雖然公判大會被認為是“以當事人為工具,借以教育和威懾他人”,從而有侮辱違法犯罪行為人人格和侵犯隱私的嫌疑,但從法律依據來審查,公判大會并未違法任何法律法規的規定。因此,公判大會沒有違法之處。
而且相反,法的精神和目的——即體現正義和保障自由,不僅指要保護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正義要求和合法的自由要求,也包括社會公眾的正義要求和自由要求。當二者發生沖突的時候,理當以社會公眾的正義和自由要求優先。
綜上所述,兩者在根本上都是不同的,公判大會可以說是一種違法行為,而公開宣判是為了保證司法的公正性,保障了訴訟當事人的知情權,公判大會則存在侮辱違法的行為,借以他人為工具從而達到私有目的。
不公開宣判的情況有哪些?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刑事案件公開宣判的依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媒體配圖侵權怎么處理
2021-03-04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嫖娼事后如何認定
2020-12-07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應該參照城市還是農村拆遷標準
2021-03-03拆遷安置回遷房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1-13車墩鎮農村拆遷安置方案是如何的
2021-02-19購買拆遷安置房公積金貸款怎么辦理
2021-03-24門面房拆遷糾紛如何維權
2021-02-02【拆遷法律常識】國有土地所有權
2020-12-22你收到的房屋拆遷評估報告合法嗎
2020-12-12征地社保補償金是什么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