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抗訴刑事案件的抗訴流程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第228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刑事訴訟法》第254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刑事訴訟法》第229條,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230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1、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
2、確有抗訴的必要性。
對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為有抗訴必要,依法提出抗訴: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質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有貪污受賄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在刑事案件當中存在著上訴和抗訴這兩種情況,如果是刑事案件當中的被告方對判決結果存在爭議的話,可以上訴,但檢察院作為公訴方,還有刑事案件當中的受害人,也是有權利對法院的判決提出爭議的,抗訴也是為了監督法院的審理工作。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案件抗訴不行被害人怎么辦?
刑事案件自訴人申請抗訴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包括哪些人
2020-12-29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