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刑事起訴我國實行的是什么原則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準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
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接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并向其報告工作。
3、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被告人的辯護權,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之日起行使。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可以隨時委托辯護人。
5、未經人民法院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即確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
6、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案件在辦理的過程中,如這類案件的影響較小、撤銷的案件或者符合法律規定不予追究的案件可以不處罰這類人員的刑事責任。人民法院和檢察部門應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審理這類案件,確保公民的合法權益,對這類違法人員進行處罰。
刑事案件二審程序應當開庭審理的情況有哪些?
刑事案件法院立案條件是什么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后可否退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事實婚姻是否受法律的保護
2021-01-05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款如何規定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