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沒有以上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精神病人是指各種有害因素所致的大腦功能紊亂,臨床表現為精神活動異常的人。具體表現為感知覺、思維、注意、記憶、情感、行為和意志智能以及意識等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礙。由于心理活動障礙,致使患者歪曲地反映客觀現實,喪失社會適應能力,或傷害自身和擾亂社會秩序者總稱為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的癥狀
精神病是由于人體丘腦、大腦功能的紊亂,而導致患者在感知、思維、情感和行為等方面出現異常。常見的精神病有多種類型,如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等。不同類型的精神并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1]
精神病多在青壯年時期發病,有的間歇發作,有的持續進展,并且逐漸趨于慢性化,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如不積極治療,可出現精神衰退和人格改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難以完成對家庭和社會應擔負的責任。但是,如果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患者也可以完全痊愈疾病,正常地生活、學習與工作。
大多數精神疾病患者病程遷延、病情波動易復發,需要持續規則的藥物治療以控制癥狀和預防復發。眾多研究表明:提高精神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是控制精神癥狀,改善精神病預后的關鍵。盡管新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和新型抗抑郁劑療效肯定、副反應較少,已受到普遍歡迎,但精神患者對這些藥物治療的認知和依從程度仍然是目前精神科臨床治療和護理面臨的重要課題。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撤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4職工持股會
2020-12-17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可以抵押商鋪使用權嗎
2020-12-02交通刑事責任會坐多久
2021-01-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