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法定義務有哪些
(一)、保護被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二)、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三)、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四)、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五)、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二、子女的監護人可以變更嗎
(一)、當監護人不宜繼續擔任監護人或者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組織的申請,經查明事實,撤銷監護人的資格。通過訴訟撤銷監護后,原監護人的監護權利被取消,依法應另行確定監護人。所以,撤銷監護并不意味著被監護人不再需要監護,而是撤換新的監護人,這實際上是監護人的變更。
(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法通則的實施意見》第18條規定:“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變更。擅自變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監護人和變更后的監護人承擔監護責任。”
1、現有監護人無法履行、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這是能變更孩子監護人的前提條件。
2、需要有人提起變更孩子監護人的訴訟請求,這包括孩子生父母,長期撫養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必須是與孩子生活非常親密的親屬或組織;最后,就是法院根據具體情形,從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長的原則出發,做出變更孩子監護人的判決。
3、孩子監護權變更申請只能通過法院進行。
作為監護人,在享有權利的同時也是有一定義務需要履行的。至于監護人法定義務有哪些,律霸網小編已經在上文中作出了講解。作為子女的監護人,如果滿足了法定的條件,那么此時也是可以進行變更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處理的途徑有哪幾種
2021-01-27公民能向政府舉報單位或個人有壞境污染的行為嗎
2021-01-17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