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制度是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的法律制度。我國《民法通則》第16條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并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無上述監護人時,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來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的職責主要有:
(l)保護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人擔負有維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護他們的姓名權、榮譽權的責任,同時,還擔負有排除來自于各方面的對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實施侵害的義務。監護人也負有對未成年人進行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培養和教育的職責。
(2)管理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財產。監護人于監護職責范圍內管理好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財產,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的財產權益。監護人應制止和排除他人侵犯未成年人財產權益的行為,并依法否定未成年人所為的與其行為能力不相適應的處分財產的民事行為,并對不當得利人進行追索,以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權益。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財產為處分行為時,必須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否則,監護人不得為未成年人的財產處理行為。
(3)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同時,也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代理未成年人進行民事活動是其履行監護職責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根據法律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為民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除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外,為其他民事行為須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此外,未成年人參加訴訟活動,也應由其監護人代理。在家庭保護中,代理是必不可少的,監護人除具備法定情事外,不得終止代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具鑒定意見的鑒定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
2020-12-20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擔保抵押到終審要多久
2021-02-22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怎么操作
2020-12-29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