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二、監護人是怎樣設定的
(一)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對未成年人設立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立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3、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對精神病人設立的監護人。從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角度來看,精神病人可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但法律規定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相同的。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親屬;
3、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并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4、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擔保合同范本
2021-01-10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跨省辦理結婚證要有哪些具體的程序
2021-02-16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承包合同到期未收回動遷怎么辦
2021-01-08高層建筑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92020年舊房拆遷補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1-26強制拆除院子的程序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