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罪嚴重嗎
教唆罪,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親自實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實施自己的犯罪意圖。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關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應當是具有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構成共犯關系,只對教唆人單獨定罪量刑。
教唆成立要件
教唆罪之成立,應具備下列四要件:
1.須有教唆之故意
即被教唆者因教唆而生特定犯罪之意或至于實行,為教唆者所能預見,倘不能預見者,則非故意,對于其犯罪行為,自不成立教唆罪。是以基于自己過失之行為,致惹起他人犯罪之原因者,不得謂為教唆罪。例如:(1)某甲與某乙閑談,無意中提及某丙家中藏有黃金,某乙因而前往丙宅行竊,某乙之行為,固由于某甲之談話所引起,但某甲并無教唆之故意,自難令負教唆罪責;(2)母親誤解孩子(已滿14歲)的情況下,孩子解釋時,由于母親不聽解釋,而造成孩子犯罪,法院也不能視為在“母親的教唆下犯罪”,因為誤解孩子即便是在孩子解釋而不聽的情況下也不屬于故意。
2.須有教唆之行為
教唆罪在客觀上必須有教唆他人犯罪之行為,其方法如何,法律并無加以限制。在解釋上,認為須能達到教唆之目的為已足。舉凡以言語、文字或舉動,為明示或默示,要皆不失為教唆,惟不得以強暴或脅迫之方法出之,因為以強暴或脅迫便被教唆人喪失自由意志,而為犯罪之行為者,則應繩以間接正犯之罪。
3.須被教唆者為特定之人
在煽惑罪所煽惑者,為多數之不特定人。例如以文字或演說發布其犯罪行為之煽惑,其受煽惑者當非特定之人,而教唆罪系以對特定人為之,故被教唆者必為特定之人;此乃與煽惑罪主要區別之點。
4.須被教唆者為有責任能力
蓋被教唆者以有自行判斷之能力為限,教唆者僅予以犯意令其自為采擇而已,設被教唆者無責任能力,則必乏自由采擇之權,不過等于機械作用,其教唆者不啻自為其行為,而成為間接正犯矣。我現行刑法關于教唆罪,系采主觀主義,因其惡性重大,宜予獨立處罰,此觀乎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即足以顯示教唆罪之獨立性也。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教唆罪嚴重的程度是要看所涉及的案件是如何的,要是涉及的案件是特大型的,那么背后的人肯定是要遭慘的,要是涉及的案件不是嚴重的,那么可能幾個月就放出來了也不一定。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有什么規定
2021-03-05“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房屋拆遷補償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1-27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海上保險的索賠與理賠原則及手續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