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很多人在觸犯法律法規時,會聲稱自己是有精神相關的疾病,希望以此使自己的刑罰受到減免。但是法律是公平公正的,為了維護正常的秩序,相關部門會進行司法精神病鑒定,那么如何回答精神病司法鑒定問題?請隨著律霸的小編一起來看下文。
一、精神病司法鑒定問題
(一)司法精神病鑒定的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13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刑法第18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行政處罰法第26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予處罰。”
(二)司法精神病鑒定的內容
司法精神病鑒定的目的,在于確定行為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判斷有無責任能力。對精神病的鑒定首先是從臨床精神病學的基礎出發,全面檢查分析,確定有無精神病,同時從法律的角度確定犯罪時的精神狀態及嚴重程度和它與犯罪的因果關系兩方面考慮,具體判斷標準如下:
1、是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一個人雖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認自己行為的能力,還是要負相應的刑事責任。
2、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即雖可能有辨認能力但喪失了控制能力,其行為已無法受到主觀意識的支配和控制。
3、是必須是在發生危害行為的當時處于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狀態。
4、是在精神疾病的間歇期或是疾病緩和期出現危害行為的,因其精神活動已恢復正常,即不能評定為無責任能力。
5、是處于智能缺損狀態,即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狀態,應當在一定程度上負刑事責任。
精神病司法鑒定涉及與刑事、民事和刑事訴訟、民事訴訟有關的眾多精神疾病問題。精神病司法鑒定是一個嚴格的過程,如果大家正在辦理鑒定,希望大家了解相關內容和規定,并按照規定準備好相關的手續和資料,避免走彎路。
司法鑒定精神病的具體流程是什么?
精神病鑒定要多少錢?精神病的司法鑒定內容有哪些?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了營業執照沒有開店有什么后果
2021-01-30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進一步優化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1-03-04涉外離婚怎樣送達訴訟書
2021-03-24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房屋拆遷補償方案中應該有幾種補償方式
2021-01-09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