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責任事故案件偵辦步驟
重大責任事故案件偵辦工作,大致分為事故性質判定、責任認定、罪名確定等幾個環節。
1、事故性質判定
重大責任事故這個名詞包含三個關鍵詞:第一是“事故”,首先,要有發生事故這一后果,即造成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其次,要涉及追究“責任”,要有單位或人員承擔刑事責任。第三,要“重大”,事故后果要達到立案追訴標準。
對于一起生產安全事故,可以采用剝離法,逐步分清事故的性質,第一個層次,區分故意破壞事故與非故意破壞事故,如果是破壞事故,就按照故意犯罪處理,請刑偵部門介入,可能就不存在行政責任倒查的問題。第二個層次,在非故意破壞事故中,區分責任事故與非責任事故。第三個層次,一是在責任事故中,區分一般責任事故與重大責任事故;在非責任事故中,區分意外事件、自然事故、技術事故、科學試驗失敗。
重大責任事故與破壞事故的區分,一是要分清故意和過失,二是要分清有無犯罪目的和動機。
重大責任事故與一般責任事故的區分,一般責任事故與重大責任事故在主體、客體、主觀方面都是一致的,區分界限主要看事故后果。如果事故主體、客體、主觀方面都符合重大責任事故罪的構成要件,但事故后果并未達到法定標準,則作為一般責任事故處理,對責任人員做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
重大責任事故與意外事件的區別,一是正確區分“不能預見”與“沒有預見”。所謂“不能預見”,是指出于人們意外的突然變化或是超過行為人職責應該認識的范圍以外的變化,“沒有預見”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或者過于自信而沒有預見。二是正確把握“不可抗力”的含義。不可抗力是行為人雖然已經認識到危害后果的發生,但意志上受到外力的作用,喪失了意志自由,不認為是犯罪。
重大責任事故和自然事故的區別。自然事故是指因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而轉移的自然原因而引起的事故,如臺風、暴雨、地震等造成的事故。
重大責任事故與技術事故的區別。技術事故是指限于技術條件或設備條件而無法避免的事故,重大責任事故與技術事故的區別界限,是技術條件是否達到了正常水平,和在現有設備條件下,是否具有控制事故不發生的能力。
2、事故責任認定
行為人的職責范圍和特定義務,與重大責任事故行為人的直接責任有著密切聯系,它是確定行為人對重大責任事故的發生是否負有直接責任的法律依據,也是分清責任大小的依據。因此,確定行為人的職責范圍和特定義務,就成為對重大責任事故犯罪定罪量刑的一個前提條件。
職責范圍是指一個人依其法定的職務所承擔的具體工作責任。職責范圍是由有關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度所明確規定的,如果規章制度不健全、分工不清、職責不明,就要參照相關單位的有關規定,和該單位以往實際工作情況及群眾公認的職責來認定其職責范圍。
特定義務是指一個人在承擔某項職責時,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如果特定義務不明確的,應按實際工作情況和群眾公認的職責來確定其相應的義務。
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的區分
直接責任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與事故的發生有直接的必然因果關系,對事故后果的發生起決定性作用。間接責任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與事故后果責任,有間接聯系但無必然的因果關系,是造成重大責任事故的條件,但是不起決定作用。因此,確定行為與結果之間有無必然的因果關系,是區分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的標志。司法實踐中,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是辯證的,直接責任人員一般都要承擔刑事責任,間接責任人員是否承擔刑事責任,要看具體案情而定。
主要直接責任與次要直接責任的區分
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并非都承擔同等的責任,可以將直接責任具體劃分為主要直接責任與次要直接責任。
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從因果關系的形式考慮。在因果關系鏈條中起支配作用的行為人負主要直接責任。二是從職責范圍考慮。具有明確性職責的人員,比具有概括性職責的人員承擔的責任要大,明確性程度越高,其所承擔的責任越大;職責規定的依據越多,其承擔的職責越大,其所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如果某項事務完全是其職責范圍內的或主要應由其行使職責來決定處理的,其就應承擔主要直接責任。三是從行為人主體因素考慮。文化程度和知識水平較高、工作經驗較豐富、智力狀況良好的行為人,具有較強的預見能力,應承擔主要直接責任。四是從主觀心理因素考慮。故意違章的行為人比過失違章的行為人主觀惡性較大,一貫違章比偶爾違章的行為人主觀惡性要大,應承擔主要直接責任。
領導責任與非領導責任的區分
確定重大責任事故犯罪直接責任人員時,往往需要區分具體實施人員和領導人員的責任問題。具體實施人員的責任一般表現為違章作業、盲目蠻干、不服從管理、擅離職守等,領導人員的責任一般表現為錯誤決定、違章指揮、見錯不糾、拒不接受正確意見等。
一般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如果具體實施人員是受命于領導人員的意志或者在實施中曾提出糾正意見,未被領導人員采納而造成重大事故的,應由領導人員負直接責任。二是如果具體實施人員出主意,而領導人員輕信、允許,或者具體實施人員明知領導人員的指示、命令違反了有關規定,仍繼續實施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則具體實施人員和領導人員都負有直接責任。三是如果具體實施人員隱瞞事實真相、不請示匯報、私作主張或者不執行領導人員的正確意見,不按規章制度辦事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具體實施人員應負直接責任,而領導人員不負責任。
直接責任與事故后果加重責任的區分
司法實踐中,有的行為人的行為引起了重大責任事故的發生,而有的行為人對重大責任事故的發生雖無直接因果關系,但卻加重了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應該說,后者對事故的發生并無責任,只對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負責任,至于是否追究其刑事責任,應持慎重態度。要把握兩點:一是必須查明其確實有重大過錯;二是事故后果確實是因其過錯而加重了嚴重程度。
集體研究決定和個人決定的區分
如果重大責任事故完全是由個人作出錯誤決定而造成的,決定人對事故后果應承擔直接責任是毫無疑義的。但有些重大責任事故是由集體研究作出的決定所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參加集體研究的人員都負有一定的責任,除了具體實施人員承擔直接責任外,主持集體會議并拍板決定的領導人員也應承擔直接責任,如果都不愿說出誰作出的決定,則行政職務最高的應負主要責任。
3、確定涉嫌罪名
在對事故定性和責任認定后,就要依照《刑法》相應罪名進行定罪。作為辦案人員,特別是負有指揮、組織偵查的領導來說,必須熟練地掌握關于重大責任事故犯罪構成的理論知識。大致的步驟是:一是先易后難,本著容易立案、容易達到刑事拘留、批捕條件的罪名立案。二是研究拓展罪名。三是準確定罪,按照罪名,完善證據鏈。
綜上所述,重大責任事故案件的辦理程序比較復雜,需要辨析的案件情節比較多,不一定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就一定會被確認為重大責任事故罪。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