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按照目前我國刑訴法與相關的司法解釋,在刑事訴訟中,我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按照一般文字意義上的理解,終審的含義就是最后的司法程序;并且,在非死刑刑事案件以及行政、民事訴訟之中,終審的法律文書一經送達之后裁決就當然地發生法律效力。但在死刑案件之中,刑訴法同樣地規定了兩審終審制,但實際上二審并非最后的司法程序,同時二審的法律文書送達當事人之后,二審裁決并不能當然地發生法律效力,仍然要經過復核程序之后才能夠生效;顯然,死刑案件的終審是死刑復核程序而非二審的審判程序,從文字含義上死刑實施中兩審終審制存在著邏輯上的混亂。因此,為了文字含義上的統一性,應當明確規定死刑復核程序作為死刑案件的終審程序。
其次,按照現代程序正義的司法理念,一個完整的司法程序最低的要求應當有承擔利益的當事人全部參加訴訟;基本要求是應當充分保障訴訟當事人行使訴求的權(力)利。但是,根據刑訴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死刑復核程序之中,僅僅規定了具有死刑復核權的法院提押被告人、查閱相關卷宗即可以核準,并沒有明確規定復核程序之中應當開庭,讓控、辯雙方同時到庭進行質證、辯論。雖然,假如控方以抗訴的方式引起再審程序之后控方當然地作為當事人參加訴訟,復核機關認為必要的時候在復核時通知控方參與,但控方抗訴引起的再審并非死刑復核程序。這些按照現代程序正義理念控方作為利益的直接受益者參與訴訟在刑訴法與司法解釋之中并沒有予以具體的規定,從而導致了在復核之中是否由控方參與完全取決于復核機關自身的意愿。而缺少了利益直接受益者的控方參與,死刑復核程序顯然并非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司法程序。因此,在刑訴法中,應當將死刑復核程序明確規定為審判程序,由控、辯雙方充分地行使訴權,從而保證死刑案件中的公平、公正。
再次,刑事非死刑案件以及民事、行政案件之中,是否引起二審的緣由以尊重權(力)利人對上(抗)訴權(力)的自由處分為限,在法定上(抗)訴期內,當事人不提出上(抗)訴,一審的裁決就自然地發生法律效力。由于死刑與其他案件不同的是:其他案件即便裁決生效之后,還可以啟動再審方式予以救濟,但死刑案件一旦執行后就不可逆轉,不可能再有其他任何的救濟方式,它關系著一個社會最為基本的人權,對于死刑案件應當予以特別的程序;死刑案件的二審程序不應當以當事人的上(抗)訴為由才予以啟動,應當成為一個法定的程序,當一審程序結束之后自動地轉入二審程序,比其他案件多一道防護的措施以確保不錯殺。當二審程序結束之后,再轉入死刑的復核程序,這樣,更能夠體現出對死刑案件的慎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錯殺、冤獄的現象。
最后,由于死刑案件不僅僅涉及到錯殺的情況,量刑標準是否統一還關系到死刑實施中的社會公正問題,按照法院組織法及最高法院的規定,一些刑事案件的死刑復核權力下放到了高級法院。在死刑復核過程中,雖然每個高級法院管轄區域內可以做到相對的公正,但在全國的范圍,各高級法院之間量刑標準的不統一同樣地會影響到死刑案件的社會公正。因此,死刑復核程序應當由最高法院統一實施,這樣才能夠在全國范圍之內對量刑標準的相對統一,以最大程度的實現死刑制度實施中的社會公正。筆者認為,將死刑復核程序作為死刑案件的終審程序,必然然會對大幅度地提高司法行為的社會成本,對司法機關自身的效率也會提出極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死刑制度不僅僅關系到最為基本的人權,同時它還關系到司法機關自身的社會形象與權威作用,因此,司法行為的社會成本與司法機關自身的效率相對于防止錯殺、司法不公,社會成本的增加是值得的;并且,提高司法機關自身的效率也是目前進行的司法改革的目標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售違章建筑有效嗎
2020-11-11土地租賃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6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變更商標流程是什么
2020-12-21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認定違建的主體是誰
2021-01-25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行人被車撞了怎么向肇事者理賠
2020-12-18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保險合同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