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貝卡利亞1764年在其著名的《論犯罪與刑罰》一書中首倡廢除死刑以來,在該問題上的爭論一直歷久不息。隨著人類文明和理論的發展,二戰后對人權狀況重新審視的熱潮再一次喚起國際社會對以剝奪生命為內容的死刑的廣泛關注廢除死刑的運動與人權運動密不可分.本文以國際人權法為主要視角,考察和總結了幾十年來國際法在死刑問題上的發展歷史與趨勢,結合國際司法機構的相關實踐,對我國的相關刑事立法提出一些建議,以期真正實現和落實一系列人權公約所孜孜以求的人的固有尊嚴和權利與自由的普遍尊重和遵行。
二、國際人權法對死刑的基本態度:從限制到廢除死刑
1、相關國際人權文件
(1)一般性國際文件中的重要規定現代取消死刑運動肇始于《世界人權宣言》。宣言在其第三條莊嚴宣告: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但由于當時兩大剛畢,絕大部分國家的法律中仍保留死刑,宣言并未堂而皇之地提出廢除死刑,但其隱含的目的無疑是最終消滅死刑,保障人的固有生命權.
18年后,聯合國大會全票通過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在第6條第2款明確規定:未廢除死刑的國家,判處死刑只能是作為對最嚴重的罪行的懲罰,第6款又言:本公約的任何締約國不得援引本條的任何部分來推遲或阻止死刑的廢除。
公約是對人權宣言精神的一秉繼承和發展,闡明了兩個關鍵概念:一是,死刑,盡管沒被禁止,但只能適用于最嚴重的罪行;二是,嚴禁任意剝奪人的生命,廢除死刑是國際人權法的目標.
伴隨著人類文明、刑法理論和各國實踐的發展,其它一些較具體的國際文件也紛紛在其規制范圍內對此作進一步的規定。如近年來影響最為廣泛的、加入國眾多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也禁止對未成年人適用死刑。其第37條第1款明文規定:對未滿18歲的人所犯罪行不得判以死刑或無釋放可能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喻兵兵.男.畢業于武漢大學法學院.在校期間接受了專業系統的法學教育.打下了極為扎實的法學理論功底.并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現為江西省朗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本人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辦案原則.以專業.優質.耐心的法律服務贏得當事人的尊重與信賴.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秉持[尚法厚德.守護公平"的辦案理念.致力于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本人擅長婚姻家事糾紛業務.人身損害賠償(交通.工傷)糾紛業務.勞動爭議糾紛業務.各類非訴業務(檔案查詢.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及各類協議等).執業以來已辦理過幾十件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廣受當事人好評.
沒有簽勞動合同被辭退
2021-01-03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土地互換幾年后土地補償款應該屬于誰
2021-03-04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