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文明的進程,刑罰由,即生命刑,是剝奪犯罪人利(法益)的刑罰方法。因其為刑罰家族中最嚴厲的成員,又被稱為極刑。死刑是歷史上最久遠、最古老的刑罰,它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也就是國家和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世界各國自有刑法以來即莫不行之。然而,隨著文明的進程,刑罰由殘酷走向輕緩,死刑也隨之發生變化。
自18世紀刑事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利亞于1764年提出對于死刑存在的必要性的質疑以后,這個問題至今已爭議了200余年。這一世界性爭論不僅反映在刑法理論研究中,也反映在各國刑事立法時間中。死刑的廢除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使各國不得不行之。然而一些國家如前蘇聯曾在法律上廢除了死刑,但反過來又不得不恢復死刑;還有一些國家雖然在法律上廢除了死刑,但民眾和輿論要求恢復死刑的呼聲不斷高漲,如加拿大、英國等。可見死刑的廢除與否既應考慮到國際社會死刑立法的發展趨勢,又應從根本上立足于本國或本地的實際需要。
一、目前我國保留死刑的必要性
死刑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死刑作為剝奪犯罪人生命權利的刑種,在我國的現行的刑法體系中共有40余個條文設置了68種死刑罪名,其涉及的罪種包括刑法分則第九章以外的其他諸章。根據刑事立法中有關死刑的規定,我國司法機關在刑事司法實踐中,充分運用刑法武器依法懲處了一大批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并對其依法適用了死刑。這對于保衛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無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最大的遏制力
1、對已開始服終身監禁(無期)刑期的犯罪,就監獄大墻外面的世界而言,是被剝奪了犯罪能力,但完全留有在大墻內犯罪的能力,且這樣的犯罪事實確實存在。沒有死刑,這些犯罪對進一步的懲罰的威嚇具有免疫力。
可以找到旨在剝奪在監犯的相互傷害或傷害監管人員的幾乎全部能力的方法,但是要達到這一點,監獄會不得不變得真正不人道。已決犯將永遠被用鐵鏈栓住或者被隔離,且從經濟價值方面考慮,這是不現實的。那么死刑便成為抑制那些已經正在服終身刑期的人進一步殺人的唯一威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能取出公司里的錢嗎
2021-02-18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快遞紅章證明造假如何處罰
2020-11-23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