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存的突出問題
1.死刑復核程序下放的危險
從死刑復核程序的法律規(guī)定上看,1979年的刑事訴訟法和刑法都規(guī)定了死刑案件的核準權由最高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后來,由于社會治安形勢的惡化,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980年3月和1981年6月分別授權各高級人民法院對殺人、放火、搶劫、強奸及其他嚴重刑事犯罪分子判處死刑的案件行使核準權。后又在1983年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規(guī)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得授權高級人民法院對殺人、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的死刑案件行使核準權,最高人民法院隨后據此進行了授權。1990年以后,最高人民法院又授權6省市高級法院對毒品犯罪案件的死刑核準權。筆者認為,首先,死刑復核權下放造成部分案件二審程序與死刑復核程序重疊。對于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的案件,如果被告人上訴或檢察院抗訴,高級人民法院就會擔當二審和復核的雙重身份,一般都是由同一審判委員會決定。這就造成死刑復核程序的走過場。其次,死刑復核權的下放,會因為各地實際情況的千差萬別、審判人員素質的高低參差,而導致各地死刑標準的不一,有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實現。
2.死刑復核的范圍不明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規(guī)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死刑包括死刑立即執(zhí)行和死刑緩期執(zhí)行,這里所指“死刑”根據下文,應是指“死刑立即執(zhí)行”,(其后第二百零一條規(guī)定: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核準。)但是因為立法技術的瑕疵,這樣的表述并不明確,造成了一定的混亂。而且,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判處的死刑緩期執(zhí)行案件由誰核準的問題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
3.死刑復核程序訴訟構造的缺失
我國刑訴法沒有規(guī)定對死刑案件進行復核時要求公訴機關派員和辯護人參加以及如何進行復核的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只是規(guī)定“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或者核準死刑(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案件中,必須提審被告人”,案件應當全面審查六項內容。案件全面審查后,合議庭應當評議并寫出復核審理報告。司法實踐中,合議庭對報請的死刑(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案件的復核或者核準,均是采用一案一書面審,不通知公訴機關派員參加和被告人的辯護人參加。因而主審法官聽不到控方和辯護人的意見,僅由合議庭憑書面審后進行合議,寫出復核審理報告。筆者認為,只有控、辯、審三方各自行使訴訟權利參與到程序中來,使檢察官有力地指控、追訴犯罪,被告人、辯護人充分地發(fā)表辯護意見和提供證據,法官公正地履行職責,才能夠共同推進程序的運轉,實現設置程序的目的與訴訟公正。然而,在現行死刑復核程序中,脫離了辯護方和控訴方的參與,剝奪了被告人的辯護權,既破壞了訴訟的完整構造,又不利于死刑裁判為被告人和社會所信服、接受,使死刑裁判權威性難以樹立,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死刑復核程序的糾錯功能。
4.死刑復核的審理期限沒有規(guī)定
由于在死刑復核程序審理期限上,刑訴法沒有明確規(guī)定,致使一些案件久拖不決,既不利于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又不利于及時、有效地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同時,對于發(fā)揮刑罰的威懾作用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修改完善的建議
1.收回死刑核準權
在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guī)定,死刑復核程序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不得下放。對于如何行使死刑復核程序,有學者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劃分幾個大行政區(qū),每個區(qū)內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分院,行使死刑復核權。筆者認為,這種建議不妥。首先,這種設置并不能保證最高人民法院對死刑復核權的統一實施,各分院由于地區(qū)的差異和人員素質的不同,死刑復核的標準與尺度都無法做到統一,實際上是以前死刑復核權下放的變異;其次,這種設置徒增新的龐大的法院機構,對于有限的司法資源來說,實不可取。筆者建議,應當在最高人民法院內部單獨設置死刑復核庭,與其他各業(yè)務庭有平等地位,專司死刑案件的復核。這樣既真正做到了“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又有利于統一執(zhí)法尺度。至于死刑案件的復核,具體放在什么地方審,是集中在北京審,還是到原地審,可由最高人民法院靈活掌握。有學者提出設立最高法院巡回法庭,到各地巡回復核死刑案件。這樣比較有利于當事人參加訴訟,筆者認為是可取的。
2.明確死刑復核的范圍
刑事訴訟法中應當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作出的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都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的一審、二審案件以及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的一審、二審案件也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之所以這樣強調死刑復核程序的嚴謹性,是因為死刑復核是一種特別重大的職責,不但直接關系到辦案的質量、公民基本人權的保障,更和國家法治建設息息相關。只有嚴格履行死刑復核程序,才能落實訴訟活動的主旨,防止錯判,保證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3.死刑復核運作的具體程序規(guī)定
針對我國死刑復核程序過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筆者建議將死刑復核程序的內容具體化、規(guī)范化。首先,死刑復核程序的審判組織應是最高人民法院組織的合議庭,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官3至7人組成;其次,審理采取開庭審理的方式,人民檢察院派出的檢察官作為控訴方,被告人及其律師作為辯方都要參加審理(被告人沒有律師的,應指定律師為其辯護),并保證雙方有充分的辯論,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案件外,都應當公開審理;再次,死刑復核程序既對案件的法律問題進行審理,也對案件的事實問題進行審理。
4.明確死刑復核程序的審理期限
筆者認為,在刑事訴訟法修改中應當明確規(guī)定:死刑復核案件(包括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和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案件)的審理期限為六個月,對于重大疑難案件需要延長的,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批準可以延長3個月,僅限一次。這樣的規(guī)定,既能保證辦案的質量,在較長的期限內審查復核這些案件,又符合保障被告人免受太長時間羈押的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被侵權怎么辦
2021-02-03國慶節(jié)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后續(xù)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保證保險,這兩者區(qū)別是什么
2020-11-18社區(qū)戒毒與社區(qū)康復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1-01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老人的贍養(yǎng)費標準
2020-11-18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競業(yè)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