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羅平縣律師 武功縣律師 永昌縣律師 洪洞縣律師 溧水區律師 蒲江律師 思茅區律師 庫爾勒市律師
在飯桌上吃飯的,中國人的傳統就是要勸人喝酒,而要是在喝了很多酒之后還開車上路的,就容易發生車禍。那么酒后出事故后,此時酒友要負責任嗎?如果需要,那么具體需要負什么責任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你解答。
一、酒后出事故酒友要負什么責任
一般來說,喝酒醉酒導致事故的,多數情況下屬于喝酒者自己的責任,是怨不得別人的,但是根據《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等法律規定,如果發生以下情況,則共同飲酒人是有過錯的,應該根據相應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1、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喝酒,或者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雖然大部分情況下勸酒的人自己可能也伴有醉意,在沒有清醒的意識下做的勸酒行為,但這種實際上仍然有過錯。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如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雖然按照仔細的分析看,不能喝酒的人最后被勸喝酒,也有自己不自知不克制的過錯,但是,酒后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勸酒開始誘發的,所以,當然需要負過錯責任。
3、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二、醉酒的人犯罪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里說的“醉酒”,是指生理醉酒,即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出現精神失常的情況。在醉酒狀態下,行為人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減弱判斷力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但并不會喪失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而且醉酒的人對自己行為控制能力的減弱是人為的,是醉酒前應當預見并可以得到控制的。所以,醉酒的人不屬于無責任能力的人。《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但是,在出現疾病的情況下,辨認自己行為的性質、后果的能力與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離。只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都具備,才屬于有刑事責任能力。
不是任何情況下酒后出事故的,酒友一定要負法律責任的,通常在上述四種情況下,酒友此時才需要承擔責任的。就法律層面上來看,酒后開車肯定是不好的行為,不僅屬于違法行為,在醉酒的情況下,還會構成刑事犯罪,危險駕駛罪,那么就要依法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鑒定是否在醫療期內
2021-02-02榮譽權有哪些特征
2020-12-11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先予執行要多久能下來
2021-01-09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住房補貼向誰發放
2021-0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保險公司經辦人擅改簽單日期導致的保險合同糾紛的理賠
2021-01-17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