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刑期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將管制規定為主刑的一種,由人民法院判決,公安機關執行。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數罪并罰時,可以延長到3年。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雖然比拘役長,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剝奪人身自由。從性質上講,管制仍輕于拘役。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規定羈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為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屬于剝奪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另外,對于經過批準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外出的罪犯,被許可外出的期間,應計入執行期,但超過許可的時間不計入執行期;對于未被批準而擅自離開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間,不得計入執行期。扣除的執行期,由縣級公安機關在其法律文書上注明,并加蓋公章,通知本人,同時書面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原審判或批準機關。
◆相關規定
《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規定》(1995年2月21日)
第二條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由縣(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負責組織實施。
第三條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進行監督管理,必須落實監督管理責任制,依法管理、文明管理。
第四條公安機關收到人民法院對罪犯作出的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的判決、裁定、決定或者監獄管理機關對罪犯批準保外就醫的決定后,應當及時組成監督考察小組,建立被監督管理罪犯檔案,并制定和落實監督管理的具體措施。
第五條經公安機關批準,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的罪犯遷居時,原執行的公安機關應當向遷入地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介紹罪犯的情況,移送監督考察檔案。
第六條公安機關應當向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監獄管理機關及時通報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情況。
第七條公安機關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緩刑、假釋、保外就醫罪犯的監督管理工作,接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
第八條對被判處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縣(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應當指定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具體負責監督考察,罪犯居住地街道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原所在單位協助進行監督。
第九條負責監督考察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罪犯的公安機關,應當按照人民法院的判決,向罪犯及其原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某犯罪事實、被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以及罪犯在執行期間必須遵守的規定。
第十條公安機關應當向被判處管制的罪犯宣布,在服刑期間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安部制定的有關規定;
(二)積極參加生產勞動或者工作;
(三)定期向監督考察小組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遷居或者離開所居住區域時必須經公安機關批準;
(五)遵守公安機關制定的具體監督管理措施。
第十一條被管制的罪犯需要離開所居住區域的。必須經公安機關批準,取得外出證明。到達和離開目的地時,必須向當地公安派出所報告,并由目的地公安派出所在外出證明上注明往返時間及表現情況。返回執行地時,必須立即報告并將證明交回公安機關。
第十三條對被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違反本規定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管制、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本人,并向群眾公開宣布解除管制或者恢復政治權利。
罪犯在管制、剝奪政治權利期間死亡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通報原判人民法院或者原關押監獄。
解除管制的,應當發給《解除管制通知書》,其中被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應當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合同存在漏洞如何應對
2021-01-26土地預審流程
2021-03-15雇傭人員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2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