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廢除勞動教養
(一)勞動教養違反憲法
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違反憲法規定的法治原則(第5條)和人權保障原則(第33條)。二是直接違反憲法規則。憲法第37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一款)。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第二款)。”而勞動教養制度是剝奪公民人身自由長達數年甚至幾十年的處罰,這是一種比逮捕更加嚴重的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理所當然應遵守憲法第37條的規定。
(二)勞動教養違反《立法法》規定的法律保留原則
《立法法》第8條第五項規定:“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只能制定法律。勞動教養剝奪公民人身自由一次最長達四年之久,如果考慮在在執行過程中不少地方采取“連續勞教”的方法,則時間更長。依據《立法法》的規定,這樣的事項毫無疑問只能用法律規定。但是勞動教養的基本文件仍然是《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1957)》,且不說此前它的依據只是“黨內文件”。這個決定充其量只是“行政命令”而非法律。因為1954憲法規定的是全國人大的單一立法制,它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唯一機關(第22條)”,制定法律的權力只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全國人大常委會也只有權“解釋法律”、“制定法令”(31條)。至于國務院,它只有權“根據憲法、法律和法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議和命令(49條)”。僅僅從立法形式上看,用行政命令來剝奪人身自由,已經與法治國家的要求不相符。
(三)勞動教養違反正當法律程序
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勞動教養這種長期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處罰沒有經過刑事訴訟程序,本身違反正當程序。二是由于執行中公安的強勢違反正當程序。雖然根據相關規定,勞動教養的決定由各地的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作出,但是實際上由于該委員會的常設機構設在公安機關,日常事務也由公安來處理。公安機關是承擔維護社會治安任務機關,勞動教養的對象又是可能破壞社會治安的人。這就導致公安機關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情況。即使公安機關是出于公心,也不排除僅僅從本單位職責出發,而導致不公正的情況發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為什么要廢除勞動教養”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方面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扭送期間是否可以折抵刑期
2020-11-09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合同保全有沒有撤銷權
2020-11-10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